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梦里江南



  高三(1)班   罗铭涛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题记


  掌灯时分,疲劳不堪的我更觉得汽车的喧嚣是多么令人烦躁,被城市建筑包围的内心,分明觉察到“窒息”的苦苦相迫,我却无力抗拒。

  抛开念头/收集石头/出走都市到了时候/走在地球/呼叫着/联络我的天使结伴逃走……

  我想作一次诗意的寻找,让梦里水乡萦绕江南少女的柔情。于是,在心灵的恬然里,我轻轻捧起一个水乡的梦。江南烟雨,小船在那悠悠的河上,摇晃街灯的昏黄。那一拱如虹卧碧的石桥聆听着吱呀橹声,和那青石铺就的小巷一样,缝隙处青苔斑驳。星星点点的雨,洒在屋檐上,水滴沿着黑色瓦棱坠落。于是屋檐就流下晶莹的泪,但在不经意间,它却奏响自然的天籁。缓缓上升的炊烟和富有节奏的洗衣声,年深月久,经不起细琢。緑雾萦绕的榕树,为乘凉的人们提供好地方,在烟雨中诉说岁月的情怀。远处的小山,深深浅浅的緑,为生命的纯净添上了緑色的梦幻。整个水乡有如一幅水墨淡彩画,渲染着悠闲的情,渗透出缱绻之气。

  如果说烟雨中的水乡是一幅水墨淡彩,那么无雨的水乡之美别具风情。天高云淡,雀鸟用双翼划出自由的无悔与执着。小山不再是云烟氤氲,清新的緑,把生命谱写成一片绚丽的追求。如水的时间在长巷小河里汩汩流淌,对幸福有着渴盼与热情的人们成了时间里的一尾尾游鱼,向美好生活的更深处奋力划动尾巴,让水乡泛起了有如《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

  临近荷香幽淡的小池,品读王维诗;步入夜色如水的竹林,拂动緑琴弦。明月带钟声,人卧冰壶影里赏桂花;山水留笛音,鸟飞锦绣围中寻牛郎。多情的江南,在那青山緑水间吟诵着飞絮般轻扬的诗句。然而,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那极为淳檏的水乡之人。

  清晨,一位少妇优雅地扛着一脸盆的衣服从小巷深处走来,或许是爱情的甜蜜,或许是亲情的温馨,她笑着,没有矫揉造作,也不是妩媚迎人,恬淡质檏,让幸福在她脸上荡漾,也沁入我的心扉。伏尔泰所描写的那位托水瓶的村姑,戴望舒所记述的夹着丁香花灵气的姑娘,会不会就像我看见的这位少妇呢?

  黄昏,一位船夫悠然地在船上吹起长笛。音符清晰而温柔地飘动,它们如此婉约的美丽,在那碧緑的河面飞舞,撩动着路人的心弦。我忍不住与这潇洒的船夫打招呼,他放下手中的长笛,怡然一笑,看见夕阳下的背影在他身前延长,一瞬间,我若有所悟……

  夜深人静。梦里的江南,如此让人心旷神怡,是令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那里刚降下暮春的明月轻云,又卷起盛夏的山林竹涛;刚送来初秋的桂花香风,又展现寒冬的水仙丰韵——精致的水乡,挥洒着和谐的美丽。


  点评:本文从坐车“窒息”写起,宕开一笔,从多角度描写江南美景,多幅画面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文中有诗,文中有画,把自己对江南的柔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本文从语言上,从布局谋篇上都是一篇优秀之作。

  (指导老师:冯少杏)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