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学者理性观察美国遇袭问题

  美国九一一惨案发生后,本刊记者奉命赴北京及上海采访相关新闻,近月时间里先后接触了逾四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数场关于美国问题的研讨会,虽然不能说完全把握了中国学者的实质观点,但是,有了相当程度的瞭解。

  对美国遭遇恐怖袭击深表同情

  美国遇袭后,在国际舆论中,出现一股极力渲染中国人幸灾乐祸的暗流,把网站上的只言片语描绘成中国主流社会的舆论,把一些普通民众赌气的话,认作国家的民意。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就是过于隔膜了。

  事实上,本刊记者接触的专家学者,基本上对美国这次遭受到不幸均深表同情,他们的共同观点是,国际恐怖主义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对美国民众这次遭遇巨大的牺牲,中国人民绝大多数是深表同情的。一位敎授指出,不能因为中国民间有一些不同看法,就诬蔑中国同情恐怖主义,正如美国国内有许多人反对政府军队向阿富汗开战,但不能把他们都列为拉登的同谋是一样的道理。

  北京大学的一位副敎授对本刊记者说,她年迈的母亲原先认为这是美国作威作福的报应,她及时跟母亲沟通,母亲很快就明白是非了。

  整体而观,中国专家学者在面对美国遇到恐怖组织袭击这个突发事件,表现得非常冷静、客观。一些平时对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看不惯,言词比较激烈的专家学者,在这个时期都自觉地少说话。北京大学一位敎授说,这就像别人家中遇到不幸一样,你应该多表同情,不合时宜的话先不要说。

  对个别热衷于在电子传媒大谈相关问题的学者,他们普遍颇有微言,认为误导民众,非学者本色。

  对美国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表示欣赏

  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本刊记者表示,比较欣赏美国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他们说,小布什有一个经历冷战的智囊团相助,富有处理危机的经验和准备。所以,美国发生恐怖事件后,政府处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非常有效地稳住了国家。而且迅速调整国际战略,以最大限度维护国家利益。比如,美国迅速撤除了对印度、巴基斯坦的制裁,以有利进攻阿富汗。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陶文钊对本刊记者说,美国意识到反恐怖主义斗争是一场涉及外交、军事、金融的综合的斗争,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旨在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对打击恐怖主义的支持。它不但开始重新强调与盟国关系的重要性,甚至希望得到伊朗的支持。它也意识到联合国的重要性,决定全部支付拖欠的联合国会费。这些做法本身都是对美国政府前一阶段奉行的单边主义的否定。

  他们还认为,美国能够冷静地审时度势,没有把握的时候按兵不动。并能衡量利益得失,慎防与民族、宗敎发生冲突,为此一再改动反恐行动计划的名称,严格控制国内出现种族主义矛盾激化。这些措施是值得赞赏的。

  担心战争扩大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

  在十月间的一个日子,中国评论月刊在北京主办了一场研讨会,主旨是探讨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后对世界的影响。出席者有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与刘学成、中国社科院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倪孝铨、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陶文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康绍邦、北京大学敎授牛军、清华大学副敎授邝梅、军事理论家解东方等。与会者堪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界的一时之选。

  本刊记者参与记录整理。综观专家学者们的意见,可知他们有几大担心。

  一、担心战争引发美国经济衰退,进而影响世界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担心战争触发西方与阿拉伯民族及伊斯兰敎的冲突,导致全球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

  三、担心战争激发美国领导者的冷战思维。因为这场反恐战争不是可以速战速决的热战,其牵涉面之广,历时之久,都容易导致冷战思维的复活。

  他们一致认为,九一一惨案将对美国的内政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务必深入研究。他们还一致认为,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方面,中国与美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

  期盼美国朝野反思

  当然,中国的专家学者对美国政府以及有关政党、社团组织、有关人士是寄予期望的,希望美国朝野上下能对事件有个深刻的反思。

  上海东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佩尧说,美国必须反思它的安全观,传统的安全观要不要变化?威胁美国的目标要不要变化?

  北京的一位学者对本刊记者说,美国的中东政策积怨太深,如不反思,难有安宁。

  还有学者说,美国的单边主义如不修改,外交政策不调整,问题很难解决。

  有位专家一针见血:“国际恐怖主义是美国最大的敌人与最大的威胁,不要再树中国为假想敌了。”

  (原载《中国评论》2001年11月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