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湾松绑香港紧张

  台湾经发会达成“戒急用忍”政策松绑、推进两岸三通的共识后,能否在行动上真正落实还是另一回事。如果台湾因形势所迫,真抓实干,香港的麻烦就来了。正所谓:台湾松绑,香港紧张。

  不久前,台湾的《工商时报》刊登长文,评估分析两岸三通对香港中介地位的冲击,认真读了该文有关观点和罗列的具体数据,我的心情也不得不紧张。

  台湾方面主要的观点是:两岸三通后,势必对长久以来扮演两岸中介角色的香港造成冲击,台湾和上海,会与香港争亚太中心枢纽一席之地。该报指出,两岸不能直接三通,香港担任重要的中介转口地,每年从两岸转口贸易中获取数千亿港元的收入,从香港过境的台湾旅客,也为香港每年带来数十亿港元的收益。

  两岸三通后,贸易往来、人员往来都不需要完全依靠香港了。这样算来,香港完全可能一年少了上千亿甚至几千亿收入,这对经济不景气的香港来讲,真是雪上加霜。如果台湾的旅游市场对大陆开放,台湾的神秘性与风土人情,足以成为大陆游客最为热门的卖点,完全可以估计到,台湾旅游市场能旺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香港旅游市场对内地的吸引性,可能会大大降低。这就叫做祸不单行!

  想想也是,男女初时要靠媒人拉线才能认识,没有媒人不行。但是男女结婚了,还要媒人做甚么?两岸如果“结婚”了——直接三通了,香港这个媒介地位何在?

  中国评论月刊一直都十分关注这个问题,早在一九九九年三月,就专门邀请了一批优秀的学者、专家、企业家研讨香港如何应对台湾、上海的竞争问题。在这次的“思想者论坛”上,与会者指出,香港面临着竞争力不足、发展潜力不够、心态观念需调整巩固问题,并提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积极建议。

  可以肯定的是,在两岸经贸关系中,香港从原来的“左右逢源”境地逐步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况,如不尽早谋求对策,还在“左顾右盼”,必会错失机遇,遭受更大打击。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两岸直接三通后,扩大了经济规模,更需借助香港作为中介,如此推论,香港不但不受其损,反受其益呢!会否出现这样的形势,目前还无法肯定或否定,若果是肯定的,那么真是天佑香港了。不过,我认为,好事也需争取,不然就会变成坏事。香港如果没有应对或利用两岸三通从中获利的思想准备、策略准备、政策准备,完全可能适应不了两岸经贸关系突变带来的冲击,措手不及,突失良机。

  人们常说,危机也是转机。台湾松绑,两岸三通,对两岸关系而言是转机,是生机。即使今次台湾经发会的共识流产,台湾当局推动不下去,绑松不了,三通通不了,但绝不可能无限期拖下去,迟早要走这条路,而且还迟不了太久。对香港而言,这种两岸的转机就是香港无法回避的危机。没有面对危机的心态,没有应付危机的想法,良机也会成危机。

  正如在八十年代,日本经济一飞冲天,香港大受其益,完全没有危机意识。结果日本经济一朝退潮,香港经济大受其累。

  香港是个自由经济体系,大社会、小政府,任何经济风险都要特区政府承担,亏损了都要特区政府理赔,这是毫无道理的。但是,掌控经济发展路向,辨识经济危机风险,用政策调控经济,趋吉避危,则是每一个政府都无法推却的责任。特区政府应该有安排、有策划、有目的地对香港经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展开学界、工商界、舆论界的研讨甚至是争论,推动社会的共识,调动全民的应对心态,至关重要。正如天气预报一样,台风要来就得来,政府挡不住。但是,如果不挂风球向全社会预报,政府就失职了。

  台湾松绑,两岸三通,对香港可能是春风,更有可能是“台风”,春风化雨,香港得润,最是理想。“台风”凶险,摧山毁树,须加严防。香港的工商界必须高度戒备,同时寻找机遇,巧借两岸经济合力,重振经济雄风!

  (原载《中国评论》2001年11月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