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融合非溶化

  董建华在最新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香港经济要与珠江三角洲融合的重要思路,受到此间大多数人士的赞赏。香港经济走到今天,不加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未来的发展道路祇会日见崎岖。所以说,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紧密合作,港人已经理解并且越来越支持。

  当然,怀疑的眼光仍然在注视着。融合,会溶化掉香港吗?这是部分港人最为担心和忧虑的问题。例如,有学者忧虑,香港因为与珠江三角洲的融合,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成了一座内地的普通城市,如果这样的话,香港的国际城市优势尽失,将会完全被溶化掉。

  学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是应该引起关注的。香港政府应该在实施融合政策时,防止出现溶化的效应。

  香港经济与珠江三角洲的融合,如何才能不产生溶化效应?应该把握几项原则。

  一、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融合,是为了更加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等等的特殊作用,绝对不是削弱自己的独特性。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成绩傲人,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不论是现在还是可见的未来,其与香港的经济体系都不可能重迭的,不可能出现珠江三角洲完全取代香港的局面。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紧密经济合作,对香港而言,绝对是利多的。

  二、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融合,是为了达到双赢目的,优势互补,共同壮大,应排除你赢我输的恶性竞争思维。

  你要通关我不理你,你要修桥我不睬你。互相排斥,互不合作,香港经济与珠江三角洲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就不可避免地掉入双输的深渊。如果客客气气,君子之交淡如水,也会没有进展,没有成效,结果是一样堪忧的。

  三、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融合,是为了共同应对国际及国内区域经济的竞争,保持各自的竞争力。

  中国加入WTO后,国家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也就更容易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同时,长江三角洲的崛起,也标志着内地区域经济的竞争展开。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应当是越来越受到严重的压力的,两者不紧密合作,压力难于抵御。

  香港经济体系怎样才有机会被珠江三角洲溶化呢?祇能假设为:香港经济突然崩溃了,珠江三角洲一夜成了国际金融中心。这样的状况不可能发生。所以,目前担忧香港经济体系被珠江三角洲溶化,尚属于杞人忧天性质。

  在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融合的过程中,香港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态一:平等的心态。在两方的合作过程中,彼此是平等的。万勿闹出甚么大香港、小某某的心态来。近几年来,我们港人吃尽了自大的苦头,应该即时改过了。同样,自卑的心态也不应该产生。

  心态二:学习的心态。过去二十多年来,为了搞好改革开放,内地谦逊地向香港学习,称香港为师。这也养成了我们港人好为人师、好为内地师的不良心态,对内地的先进经验,不屑一顾,如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方面就是一大敎训。没有学习的心态,是不利于与珠江三角洲的融合的。

  心态三:团结的心态。香港人的拚搏精神、竞争精神,可称世界首屈一指,长期来,这些精神是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这些精神今后要继续保持,不应该放弃。但是,在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融合过程中,不重视团结精神,就难于达成双赢局面。所以,不把团结与竞争统一起来,就会产生分裂。香港,太需要团结心态了!

  心态四:吃亏的心态。香港人是非常精明的,重要的表现就是不吃亏;吃亏与无能是被联系在一起的,吃亏是福,这句古训对香港人来说是不可理喻的。香港过往在涉及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不吃亏、怕吃亏心态。如二十四小时通关迟迟才落实,就是怕港人全部北上消费,自己吃亏。其实,不吃小亏,何占大便宜?

  总而言之,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融合是一条漫长而且艰辛的道路,但是绝对是一条阳光大道。香港别无选择,祇有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原载《中国评论》2003年3月号)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