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理性是歌——代序

  没有中国评论月刊这座舞台,就没有这本理性的思考文集。在人心浮躁、怒声充斥的今天,理性是歌。

  中国评论月刊是在汪道涵会长亲自命名、具体指导下,于一九九七年底在香港创办的,霎时就已经过去七年了。当初的设想,或者说是梦想,今天正在逐步实现。

  中国评论月刊一如当初的设想,已经形成了具有大中华区域的思想性特质的杂志,不仅可以在港澳发行,还得以在两岸公开发行。更重要的是,两岸四地主流社会的思想者们,不分党派、不论倾向、不靠背景,都可以在中国评论月刊这座平台上进行思想交流或者是思想的碰撞。时至今日甚至展望今后,这样的理性的思想性媒体,在港澳和两岸之间可能还不容易更多地出现吧!

  通过为中国评论月刊的两个专栏撰稿,近几年来,我重点在香港问题和两岸关系方面做了一些理性思考,今次结集出版的文章,就是这种理性思考的结果。

  在香港问题和两岸关系的政治思考中,何谓理性?我想,汪道涵会长制定的中国评论月刊办刊原则“摆事实、讲道理、明是非、求共识”是最好的概括。多年来,我们努力实践这个原则,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而我更深深感受到,在这样的原则下,观察香港与台湾,思考问题与前途,能够做到更加包容、更加开阔、更加客观。

  我与香港结缘很深。家族中有很多人定居在香港,更重要的是,我在一九八二年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从事新闻工作起,就与香港新闻媒体结下不解之缘,为香港传媒采写内地新闻是我的职业。我曾为明报、成报、晶报、香港商报等写过专栏。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八年在香港的记者生涯,更让我对香港的研究着了迷,当时我和其他内地人、香港人一样,所感受的香港,是说不尽的辉煌。

  九七年香港回归后,即遇到了罕见的亚洲金融风暴,香港一下子就被卷入进去,整整七年苦苦挣扎。香港所有问题和弊病都暴露出来了,麻烦、困难、痛苦一直缠绕着香港。原来的眩目光环消失后,才能使人认识到真正面目。所以,我对香港的观察和思考,最有价值的一点,是危中之思,是难中之虑。我的心态和广大香港市民一样,期盼香港能够尽快摆脱危机、重振生机。同呼吸,共命运,有这样的心态,才能真正地思考香港的问题、前途和命运。

  常说,愤怒出诗人。但是,愤怒是出不了思想者的。故此,处理困局的思考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我希望自己对香港问题的思考能立足在这种基础上。纵然愤怒是诗人的象征,我还是希望做一个理性的歌手。

  两岸关系自一九九五年始,开始进入麻烦期。记得是在一九九六年间,我为原来任职的北京媒体举办了“阳明山会议”,邀请了数十位两岸重量级智囊,齐集香港阳明山庄,研判两岸关系。这个给我最大的收获、绝对影响我的下半生的研讨会,使我坚定了创办一家杂志作平台、为两岸关系进行理性沟通的信念。这个设想,得到了两岸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得到了汪道涵会长的支持及指导,使我坚定了信心。

  我深知,这座平台,是建立在两岸的对峙点上、交锋边上、摩擦面上,如果不能以理性为出发点,调动沟通两岸的思想,杂志是发挥不了任何化解困局的作用的。

  所以,理性地观察两岸形势,理性地作出思考判断,是我长期在中国评论月刊撰写有关短评时必须把持的方向。以民进党执政为标志,两岸关系从麻烦期进入了危险期,在极端的思潮充斥两岸的时候,冷静的思考和判断实为不易。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传媒工作者,我和中国评论月刊,我和我的同仁,都必须冷静。不仅是我个人的文章,七年多来,中国评论所刊载的涉及台湾问题、两岸关系的文章,无不属于理性的、冷静的、前瞻的,具有建设性意义。宁可雪中送炭,绝不火上浇油。但是,我们绝对不回避问题,不违背办刊原则。

  很幸运的是,理性的传媒,在两岸四地受到了理性的欢迎。七年多来,大陆、台湾、港澳及海外的学术界、政党界以及工商界、传媒界等等人士,对中国评论月刊的支持和帮助是巨大的。

  中国人需要理性,中国人需要思想,这是我至深的感受。记得中国评论月刊问世伊始,一些传媒界人士大不以为然,说:不骂人,如何能吸引读者。但在骂声充斥两岸空间之际,理性的声音不是最动听的歌声吗?

  当理性引导社会思潮的时候,就是理性传媒得以迅速发展的时期。今天展现在中国评论面前的,是迅速发展壮大的似锦前途。

  继中国评论月刊之后,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也成立运营了,一部又一部学术著作得以问世,一簇又一簇的思想精华,汇入了海内外中国人的理性思潮。现在,中国评论正在迅速地走向集团化,控股公司、网络公司、文化公司、广告公司,正迅速迈进发展期。

  最令人振奋的是,中国评论通讯社诞生了,这是一家立足香港、沟通两岸的民族通讯社,肩负着为中华民族振兴、复兴而努力的传媒重任。与之同时诞生的中国评论新闻网,也肩负着同样的历史责任。

  既然提到了七年来中国评论月刊的经过和今后中国评论集团的发展,那就不能不提到我们的核心团队。徐鹰、李志强、周建闽、刘明辉、章念驰、刘枫、郭震远、李义虎、邝梅、王平、韦民、罗祥喜、徐超平等等。名字太多,恕我不一一列出。无论是长达十多年的同事,还是短至两三年的伙伴,我们拥有的是朋友、兄弟之情,我们拥有的是共同的心愿,我们同为国家民族、两岸四地唱一首理性的歌!

  回顾七年多来在香港走过的路程,我对亲人感激不尽。妻子的全力支持,女儿的充分理解,母亲的完全信任,弟弟的紧密合作,妹妹的无私鼓励,这一切的亲情,是我最大的前进动力。也使我常常把两岸四地的同胞情,放在至上的地位,把两岸的和平看得重于一切。

  有感情的理性,才是歌!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