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与北京、上海并立的中国三大城市之一。在谈到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时,人们说北京古檏,京派文化代表官方的文化;上海繁华,海派文化代表商方的文化。可是一提到广州,这个南中国最重要的城市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模糊印象。如何认识广州?传说中的广州与真实的广州距离有多远?关心广州文化的人在思考。
一、“吃在广州”与城市印象
对于任何一位熟悉或不熟悉广州的人来说,“吃在广州”都不是一句陌生的话语。广州饮食,素享盛誉,而广州人的爱吃、敢吃,更是让许多初到广州的外地人瞠目结舌。如果说北京人能侃,上海人会穿,那么,广州人爱吃,则实实在在地表现出广州人的精神、文化与审美情趣。
广州地处南国沿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加之交通便利,商贸繁荣,集天下奇货于一埠,从而形成粤菜用料广、变化多的特点,并产生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岭南传统美食。其中最能表现广州文化色彩的,是广州的及第粥。广州湿热的天气和高温的消耗,使人们形成了清淡的口味和“重汤喜粥”的饮食习惯,广州人爱喝粥,尤其爱喝及第粥。及第粥,是将肉丸、腰花、牛膀子(牛下水)、鸡的内脏等,一同放在用水蛇预熬过的白粥内,加之生菜、葱花、姜丝等烹制而成。其味道鲜美,深受广州人的喜爱。而其所谓“及第”之名,则因熬粥里所用材料肉丸、牛膀子、腰花中“丸”、“榜”、“花”三字,在粤语,恰与古时科举之状元、榜眼、探花同音。故取状元、榜眼、探花三及第之意。
及第粥的奇特在于,它所使用的都是最平凡普通的材料,可是经过广州人的熬制,便成了非常好吃的东西。之所以说它最能代表广州与广州人的特色首先因为它很实在、营养丰富。这其中体现了广州人务实的精神。衣食住行,广州人以为其中的吃是最实际、最让人受用的,因而也就对吃最为重视。其次,及第粥将动物植物不同种类的东西放在一起烹制,四条腿的两条腿的都包容在一块,这也正是广州人包容精神的表现。正是有了这样将七荤八素糅合在一起的包容,才汇集成了这一锅美味的粥品。另外,及第粥是广州人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体现。中国人历来喜欢喝粥,用肉来煮粥这个做法也是古已有之,“天下饥,何不吃肉糜?”的典故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可是,将肉粥做成像及第粥如此精细鲜美,则又是广州人在传统基础上将其创新变化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就是这小小一碗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及第粥,却着实包含着一种既檏实又创新、既包容又坚守的广州文化精神。
二、城市名片与名片背后
2005年12月,由广东电视台、羊城晚报、广东电台、TOM网新闻中心等广州多家媒体,联合策划了广州城市名片征选活动,由市民投票选出包括陈家祠、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广交会、白云山、珠江夜游、老火靓汤、迎春花市在内的八张广州城市名片,其中,陈家祠更是以超过32万张得票,成为票选冠军。票选的结果,能否真正代表广州文化,这自然有待商榷。可是,透过票选过程的本身,广州人目前的思想状况、文化素质,以及文化的特点倒可以窥见一斑。
在票选出的所有城市名片中,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的陈家祠,得票数最高。为什么广大市民认为陈家祠最能代表广州?这实际反映出广州人骨子里对传统的坚守。广州,作为比邻港澳的商业化城市,在其繁华的都市形象背后,隐匿的却是市民对传统的重视与坚守。陈家祠之所以当选,在于它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大成的典型代表。只要稍稍对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有所瞭解,便会知道,陈家祠的建筑风格,是明清以来广州人对我国古代飞檐大顶建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它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美。此外,广州人又根据广州地方湿热的特点,以及广州人轻盈灵巧的个性,创造出与岭南园林融为一体的明亮通透、清丽典雅的建筑形式。广州人欣赏的陈家祠,是它藴涵着岭南文化的特有品位,其中既包含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因子,也建构了广州人生活与审美情趣。当代广州人对陈家祠的推崇,这正反映了广州人对传统的坚守观。
另一个同时高票当选的广州名片,是中山纪念堂。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与陈家祠传统的优雅相比,中山纪念堂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载体。它吸收了传统的建筑风格,更将西方的建筑技巧糅合其中。既端庄雄硕,又极具时代感。中山纪念堂与陈家祠一样,都是广州人心目中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这样的选择,反映出广州妙不可言。你可以说它是“大杂脍”,而有名的大杂脍——“佛跳墙”,不是正因其“杂”,反成其为特色么?和很多其他城市不同,广州并不执着于寻求一种纯正的东西,更重视的是拿来主义。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只要是好的、美的事物,广州人都接受,统统拿来。这两组名片的选择结果,相得益彰地体现了广州人追求的是包容和坚守的矛盾统一。
在广州市民票选出的城市名片中,我们不得不提“老火靓汤”。广州人爱喝汤,特别是老火靓汤,老火靓汤以其考究的做法、香浓的口感,在粤菜中独树一帜。可是,稍有现代卫生及医学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老火靓汤的制作过程,不仅会将汤料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殆尽,更会因为过长时间的高温烹制,令其产生致癌物质,从而对身体造成危害。然而,不知道城市名片票选活动的策划者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竟让它来试试市民的“胃口”!而数以万计参加投票的市民,也对老火靓汤情有独钟。如此众多的群众对科学知识的疏离,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民对事物认识水平的不高。这也让人清楚地看到广州确是一个“平民城市”,是一个精英意识相对乏弱的平民广州。
三、中西碰撞与岭南个性
人们常说,鸦片战争,英军占领香港岛,西方文化开始从香港经由广东进入中国。从近百年来看情况确实如此。然而,若将历史页码往前翻检,便可以发现,西方文化在更早的时候便进入广东,并对广州乃至整个岭南的个性养成,产生了颇大的影响。广州临南海之滨,扼珠江之口,有着吸收外来文化的天然优势。早在南梁武帝大通元年,禅宗祖师菩提达摩,由广州登陆来到东土。唐代,广州便以中国南海大港而着称于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这时的广州,城内已设立“蕃坊”,外侨杂居。到了明代,葡萄牙船队到达澳门,西方文化经由珠江口渗透至广州,辐射到珠三角其他地区,所谓“番邦习俗”的影响,已然可以在岭南人的个性中体现出来。明代著名剧作家的杰作《牡丹亭》,男主人公柳梦梅的性格、形象,便呈现出与北方儒生大不一样的特点。
《牡丹亭》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广东。杜丽娘一句唱词“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中的梅关,指的就是现韶关附近的梅岭,这里是故事女主人公杜丽娘与柳梦梅惊梦之地。而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来自广东香山珠海一带,他已经具备了由岭南文化产生的独特性格。纵观中国古代戏剧,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女性,从窦娥到莺莺,从红娘到赵五娘,都是可歌可颂敢作取为的人物。而与之相对的男主人公,则几乎都是酸不溜鳅、“银样蜡枪头”的窝囊废。纵使学富五车,却胆小怕事,没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唯独是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却是一个例外。翻阅《牡丹亭》,可以看到,他勇敢、机变,关心时局、善用人情,总之,岭南人重商、敢闯、勇于尝试的种种特征,都在这个明代的知识分子身上初现端倪。而这种种的岭南个性,不得不说是与广东人较早与西方文化接触,产生包容的文化精神有着莫大的联系。
到了清代初年,岭南文化与岭南人的性格面貌,跟中原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仅以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所描绘的一个广东风俗为例,便足以说明这一点。清代初年,广东人过除夕有一个“卖卵(鸡蛋)”的习俗,即在除夕晚上,让小孩拿着鸡蛋去街上叫卖。这个风俗后来演变成“卖冷”,尔后又演变成“卖懒”。此时小孩去附近的街道转悠,不再贩卖鸡蛋,而是一路玩耍,一路叫着“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寓意将懒惰卖掉。从“卵”到“冷”再到“懒”,内容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一个“卖”字。在广大中原地区还讲究以士农工商的等级,作为对人的价值评判之时,广东人却早已表现出对商业的崇尚。由此,平民、平等的思想,也浸润其中。
因此,我们认为,近百年来,广东做了两次历史的火车头,一次是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一次是邓小平同志南巡后的开放改革。这一片奇特的地区,成为革命的土壤,絶不是偶然事件,它是历史的必然。是广东在数百年的历史激荡中,所形成的平民化的开放心理,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精神,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四、地区交融与文化中心
广州是整个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广州文化便是岭南文化的唯一代表。事实上。珠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对广州的影响并不弱于广州文化对他们的辐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珠三角其他地区的文化,在白云山下,荔枝湾头,相互交融,才汇集成独具特质的广州文化。从广州城开埠的历史看,广州人最初的主体是番禺人、南海人。随着城市的发展,客家人以及来自珠三角各个地区,顺德、佛山、东莞、潮汕等地的人,汇聚于此,构成一个整体,便组成了现在意义上的广州人。而他们所带来的珠三角其他地区的习俗、风尚,经过演化,也成为广州的地方特色。就以广州人最重视的“吃”来说,“吃在广州”,可所谓粤菜,广州菜,则源出于顺德。顺德地处广州近郊,物产富庶。早年部分掌握顺德传统烹调技艺的顺德女佣,前往广州作“妈姐”(即女佣人),由此将顺德菜带到广州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便创建了现在意义上的粤菜。在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岭南文化发展的清晰脉络。珠三角各地区文化,向广州汇集,为广州所吸收,形成了广州特有的文化;进而广州成为岭南的文化中心,反过来又向珠三角其他地区弥漫。
在此,我们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人们常常将广州文化与香港文化混为一谈,所谓“香港打个喷嚏,广州就会感冒”。香港的文化进入内地,传到北方,人们便误以为港式便是广式。其实,香港跟大陆的联系,被间断了五十余年。近百年香港受到西方的直接影响,变化是巨大的。而广州的传统,一直深受北方的影响,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的对传统的坚守,与香港并不一样。当然,改革开放、九七香港回归之后,随着香港与广州联系的日益密切,香港对广州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话语权,往往由经济决定,这是一种必然。在整个粤语地区,香港的经济优势显而易见,它对现今岭南文化、广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更不容忽视。
五、过去与未来,广州进行时
站在文化的高台上凭栏眺望,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回望过去,期望将来。粤剧作为一种传统的文艺样式,是广州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它源于北方的梆黄,但在布景的运用及唱腔的变化上,却集中体现了岭南人的审美情趣,受到岭南人的广泛接受。粤剧曲调着意表现一种优雅与优游的韵味,婉转的曲调,反映了广州人从容、淡定以及享受生活的精神状态。然而,粤剧在其表现形式上,与其他的舞台艺术一样,存在着先天局限。即:缺乏参与性的特点与现代人对艺术自我参与的需求相矛盾。因此,粤剧能否继续存活,能在什么意义上继续存活,是一个文化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总之,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不仅是粤剧,其他很多的传统文艺样式,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也必将有所变化。传统文化样式,极有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变异,甚至消亡。当然,这种消亡所指的并不是消失殆尽,更多时候可能是文艺样式的某些方面,转化到其他的载体之中,变成另外的形式。一种文艺样式消失了,但它的元素、养分、基因,则会保留在文化之中,继续影响着幷存活于其他文艺样式之中。这是文艺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于行进中的广州和广州人,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必然既包含优点,也包含缺点。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扬文化中的优点,规避缺点,是政府职能部门和知识分子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如我们所说:广州人务实、实干。显而易见,这是广州人的优点。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过于务实,便极有可能走向功利、实用主义与眼光短浅。我们说广州是平民城市,自由、包容、平等;可与此同时,平民社会的劣根性——看重实利,忽视精英,玩世媚俗,也不能不说是广州文化的缺失。以我看,任何事情,虚和实是两个方面。过于实际,往往会制约想象的空间,从而牵制整体的发展。类似这些问题,是需要政府决策者及相关人士,给予重视和引导的。
透过以上种种,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广州文化,有重视坚守传统的一面,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而行进中的广州,也将带着他既檏实又创新、既包容又坚守的复杂个性,一路前行。
(作者:黄天骥、钟雅琴:中山大学中文系。)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