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咬文嚼字》杂志指出《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书的八处文史和语言文字错误,立即引发了多方关注。在此之前,于丹、易中天、孙立群、王蒙等多位学者、作家,都曾遭遇过读者的挑错、指摘,逐渐地,“纠错”甚至已演变成当前特有的文化现象。
这让人们忍不住要问,图书频频出错到底谁之过?
重选题重表面轻细节是病根周末是书店客流最多的时候,记者随手拿起销量惊人的《玄武天下》(三),只是随意翻到第287页,光是看懂这一页就要费不少功夫。乱造词如“怨隙”、“哀邪”,还有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无形杀机如水银泄地般向四面八方弥漫开来,周遭每一个人都清晰感到了无孔不入的杀机的存在。”该书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列举很多。再看看周围五颜六色的网路小说、青春读物,胡乱造词、错字病句等文字失范现象,逻辑混乱、违背常识等问题已经到了见怪不惊的地步。
可以说,“无错不成书”堪称出版界的顽症。对此,专家认为,出版界重选题重表面轻细节的风气是病根所在。75岁的沈昌文是前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杂志主编。老人家敏锐地注意到,现在的书讲究外表,讲究大选题,可是在细枝末节上琢磨得不多。像书稿文字的润饰、史实的订正、译文的修改、错字的消灭、格式的统一等,而这些也正体现了一本书的品质。“比如学术著作出版,过去很关注做人名、地名和学术名词的索引。现在的书压根儿就不做了。”老人家终于有了一次“惊喜”,三联书店出版的《君主制的历史》,算是有个索引,可仔细一翻,才知道是袭用英文版索引,原来编辑还是懒得改为中文版页码。
编辑门槛变低缺乏严谨作风编辑门槛变低、编辑缺乏严谨作风也是文字品质低下的原因。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说,一个长篇小说编辑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他自己就是历经见习编辑、助理编辑、编辑等过程一步步走过来的。“可现在,许多图书编辑一上马就干,不出问题才怪。”沈昌文则认为,现在出版社的工作越来越粗糙,目前最需要强调的是严谨的工作作风,说的远些是对大众负责,说的近些就是对作者负责。比如王立群一书中有的错误是编辑增加的,沈昌文说:“编辑不但不纠错,还为别人增错,这是需要吸取的教训。”
出版社不问“出身”,不讲专业分工,一味猛追畅销书,也是错误不断问世的诱因。郏宗培说:“过去,文学书只有10家专业出版社在出,现在全国580余家出版社,80%至90%都在分这一杯羹,没有专业的编辑,看不出错误你能拿他怎么办?”文学书如此,像《百家讲坛》一类的学术图书,更是如此。
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出版物错误不断,也跟社会大背景有关系,一方面,现在人们缺乏对祖国文字的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受商业文化的冲击,整个社会对语言的使用都存在着不规范甚至混乱的现象。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说,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说到有些出版物和电视、网路等媒体上语言失范的现象,他一直忧心忡忡。他认为目前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错别字泛滥;二是不顾词性,随意搭配词语;三是乱造新词;四是乱用成语;五是滥用外来语。而“硬伤”则包括知识差错、法规差错、逻辑差错等。这些差错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惊人,一个错误可能会祸及几千万甚至几亿人,这就是当代技术条件下差错的“放大效应”。而一个人幼年时代接受的错误资讯,很可能会误导他一生。桂晓风因此提醒,当代编辑应该比古人更加严格地防范差错。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