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书情观察 >> 详细内容

谁笑了 门户网站阅读收费前景难料

http://www.CRNTT.com 2007-08-23 04:59:26 路艳霞
  继腾讯率先尝试网上图书收费阅读后,搜狐半个月前推出付费阅读,下月新浪付费阅读也将正式露面。反对者有之,推崇者有之,还有冷眼旁观者,其中一种声音很是独特,认为网路付费阅读的情形有点像邮箱收费想做却始终没做起来一样,前景尚难预料。

  门户网站笑在了前头

  对于三大门户网站来说,长期的免费阅读,赚来的仅仅是流量,但这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必须要在盈利上实现自己的目标。

  腾讯网站的沈笑说,早在今年5月,该网站就悄然推行了阅读收费。网友只需一个月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在当月阅读所有的VIP图书,过去免费的内容现在仍然是免费的,而过去出版社只会把一本书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内容连载,现在只要是包月,就可以流览到全文。“让我们惊讶的是,读书连载的流量,在两个月里翻了4倍。包月用户目前已经达到了500多万,但绝大部分还是免费体验的用户。”沈笑说,线民在腾讯网可“买”到396本书,预计到年底,他们可提供付费书约1500本。

  目前,搜狐资费标准为2元一本,暂未推出包月,已推出40本书左右,读者可通过银行卡和手机等方式缴费。搜狐读书频道主编李昕说:“付费书大多以青春读物和玄幻小说为主。”新浪收费阅读正处于公测阶段,资费标准为千字3分钱,没有包月,目前大约有50多本付费书。“9月,付费阅读将正式推出,到时会有更多图书与网友见面。”读书频道陈诗莹说。

  读者对付费阅读不买账

  据某文学网站调查,超过八成的读者对付费阅读说“不”。

  因阅读成本增加有怨言的最多。“我的阅读量很大,两三天就能够看完一本流行小说,上网阅读能够减少阅读的费用。付费推出之后情况就会改变。上网阅读虽然方便,但也牺牲了纸上阅读的乐趣,还容易加深近视,有患上电脑病的风险。而且天热,长时间开机容易死机或者损坏硬体,如果在这些成本上再加上阅读的成本,我觉得吃不消。”读者张潮如是说。

  准备转移读书战场者有。读者刘自在说:“我可以到书店去看书,平时隔三岔五地去书店流览一番,感觉也挺好的。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大热天,一边看书,一边还可以孵空调。再说,书店也不会因为我看了半天书就非要我买下吧。”
 
  冷静观察的不在少数。读者肖璇认为,门户网站介入图书行业作收费阅读不是什么大事,像当年的邮箱收费一样,只是网站为了扩充自己的盈利管道而作出的决定。而这些,与数字出版和图书行业本身,其实关系并不大,充其量也只算得上是数字出版道路上一个浅浅的足印而已。再号称与出版社会有利润分成,也只不过是付出了资源使用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网站还是网站,出版社也不会指着这点利润就成长了。

  手机、移动是“狼”

  传统出版是“草”,互联网是“羊”,手机、移动是“狼”,这是在最近举行的书业观察论坛上,出版界人士总结出的新鲜语。“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商相信电子书的读者和纸质书的重合不是特别大,他不会因为不买电子书而去买纸质书。”资深出版人程三国认为。目前出版社对向网站提供付费阅读读物,反应并不积极。

  不过,一旦网路阅读收费普及,电子书突破外观简陋等局限之后,电子书和纸质书二者的格局会有什么变化吗?图书策划人沈浩波认为,传统出版商将转型,变成一个内容提供商;随后,传统出版行业可能衍变为一个奢侈的行业,纸张可能越来越贵,书的定价也会水涨船高,真正有价值的出版物可能在少量的环节中流通;互联网阅读本身被手机或者新型的阅读器取代。当然也有人士坚信,传统出版、新兴电子阅读将长期共存,谁也不会替代谁。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