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市年年办年年火,今年又很火。书市上三折、四折的招牌,刺激着爱书人大包小裹地买。这是记者从刚刚结束的渖阳两个降价书市中看到的情景。
此次特价书市有各类特价书10万余种,采访中有专家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因积压而特价的产品,包括残次品、滞销书等;一类是为特价而特价的产品,即高定价、低折扣的豪华大书和小丛书、装备书。其中不乏名著,畅销书如于丹、易中天的书也打到七折。
降价书市不光渖阳年年办年年火,国内其他城市也是这样。有资料显示,7月上旬在北京一个图书民营订货会上,472家参展机构中,有191家经营特价书,只有142家带来少量新书。
如何看待特价书市场?特价书对书业各利益相关方产生什么影响?
说法一:“目前特价书市场的红火,是一些出版社重复出版同类书籍,造成‘过剩’的一个典型性事件。”一位长期从事特价图书经营业务的相关人员如是说。由于出版人的品种冲动、规模冲动,制造了书业的“品种泡沫”,加上跟风出版、销售管道不畅和销售策略僵化造成“过剩”局面。为了处理“过剩”产品,盘活库存,加快周转,相当一部分出版商选择了以定价的10%至30%进行低价甩卖。
说法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特价书中,文学、社科、生活和儿童读物受欢迎,平日一些让消费者却步的成套经典系列丛书因打折也颇受欢迎。记者随机采访的读者和专家表示,一些图书定价虚高,对出版行业和普通大众的求知阅读无利。这也是特价书市年年红火的一个原因。
据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年用纸量需求量远大于供给量,加上原材料等原因,造成纸价的大幅度上涨。而纸张费用一般会占到图书制作成本的50%以上,再加上油墨、稿费等各种费用都在涨,某些印量不大的图书如果不调整书价,必然会造成亏损。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不少出版单位以纸张材料、印刷工价以及稿酬费用上涨为由,任意提高图书定价,致使一些书价达到其成本的5至10倍,以获取高额利润。而图书销售中的高定价低折扣早已是出版业内不争的事实。据一位资深出版人介绍,由于我国缺少强大的中盘,目前图书流通领域普遍充斥着这种现象。
说法三:特价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市场需求?除了上述原因,一位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认为,特价书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和一些图书馆以及部分读者这两方面的大量需求分不开的。“图书馆方面,目前一些学校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为了达到评估标准,就需要购买大量的特价书。读者方面,目前新书的价格较高,选题千篇一律,造成了阅读选择的迷失,而一些几年前出版的内容不错的图书变成特价书却很受欢迎。”
据悉,特价书不单出现在中国,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以美国为例,1998年,美国特价书市场销售1.5亿美元;2004年,达到22亿美元,有约70%的书店在卖特价书。此外,在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特价书占到40%的份额。
说法四:在出版“过剩”的局面中,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大众需求并未得到满足。于是出版商采取弹性销售政策,建立起二次流通体系,特价书市场便是属于用价格撬动新管道和市场的二次流通体系。特价书的成因很明显,特价书现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既然是正当的市场行为,追问其合理性、合法性是否多余?有一位书商对特价书商的创新能力表示认同。他认为特价书商不但发现了新市场,还在产品创新和销售模式上有变革,“所以,特价书商能赚钱”。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大约1000亿元码洋的图书库存是特价书大行其道的背景。
说法五:如何有效地解决库存问题,是抑制特价书源头的关键。对此,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指出,目前我国图书的产销比例是2∶1,差不多50%左右的新书迟早成为库存书。他说:“解决中国书业的积压库存有什么招?第一,要实现出版商、经销商、消费者的资讯无缝连接,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源头上遏制新增的库存;第二,对于出版商来说,需要提升对选题、对终端消费群的把握能力,把产品资讯有效、及时地发布出去,让每种图书都找到它的目标读者。”(来源:辽宁日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