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专家书评 >> 详细内容

用30年热情追踪一本书

http://www.CRNTT.com 2007-12-11 10:03:13 傅月庵
  新书可贵,因为天地广阔,知识难得;旧书可爱,因为人间有情,相逢即缘。如今有一本新书,讲的却是旧书之事。一方面告诉你一个科学典范的递嬗过程,另一方面更带着你走遍世界角落,拜访各个图书馆、藏书家,四处追索可能“没人读的一本书”的下落。这样“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一本书,既可贵又可爱,我们应该称它为什么呢?称什么都没关系,但,这肯定是一本有趣的书。《追踪哥白尼:一本彻底改变历史但没人读过的书》就是这一本书。妙趣横生,寓意深远。
一本书的缘起

  此书出版于2004年,但其缘起,则要回溯到将近60年前的1946年。彼时大战方结束,一名叫做金格瑞契(Owen Gingerich)的16岁美国少年,跟着父亲和一群牛仔,驱赶着一大批牛,搭乘货船远赴波兰,执行基督教会与联合国共同发动的“小母牛援助计画”,为历经战乱,千疮百孔的波兰重建尽一分心力。

  10多年后,少年已成为哈佛大学天文学教授。偶然机会里,他读到匈牙利作家柯斯勒(Arthur Koestler)所写的《梦游者》(The Sleepwalker)。这是一本讲述早期天文史的书,作者为了提高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的地位,刻意贬低哥白尼跟伽利略的地位,认为哥白尼那本被世人视为“改变历史的书”:《天体运行论》(On the Revolutions of the Heavenly Spheres),根本是一本“没人读的书”。


  对于哥白尼故乡的印象,对于柯斯勒说法的疑问,像是两颗种子,深深埋藏在金格瑞契的内心。一直等到1970年左右,也就是哥白尼五百岁冥诞(1973年)前几年,始终困惑不知能为本行祖师爷哥白尼的大日子做点什么的他,在英国爱丁堡的皇家天文台,翻读到一本注记得密密麻麻的《天体运行论》,又一人生的偶然,促成了内心种子的萌发。他于是决心找到所有现存原版的《天体运行论》,仔细看看,哥白尼这本书,到底是否真的是没人读的一本书?
花30年研究《天体运行论》

  事情发微如此,相对于“发现新行星”、“观察星云爆炸”,这位哈佛天文学教授似乎很有些小题大作,向后不向前之嫌。然而,他却硬是花费了30年的人生岁月,从丹麦到中国,从葡萄牙到爱尔兰,从澳洲到俄罗斯,从瑞士到美国,竭尽一切可能,把世界上现存的《天体运行论》第一、第二版的下落,一本一本查出来,并且翻读一过。最后在2002年写成了《哥白尼运行论研究与评注(初版与二版)》(An Annotated Census of Copernicu‘s De Revolutionibus)这样一本深受学界赞赏的科学史兼书志学的专业著作。《追踪哥白尼》则是该书副产品,类似电影的幕后故事(Inside story),记录了这30年中,整个追寻探索的经过。

  因为是“幕后故事”,所以此书充满幕后传奇(或说八卦)。值得一提的一点是,金格瑞契如愿证明《天体运行论》绝非没人要读的一本书。他在全书最后痛快地大声宣告:“(柯斯勒)大错特错!”历史上拥有或读过这本书的,包括圣徒、贵族、藏书狂、地痞流氓、音乐家、电影明星和医界人士。现在残存600多本的分布,则遍及包括亚洲日本、中国、菲律宾在内的四大洲数十余国家。相当程度上,说明了“私人藏书”对于文物保存的贡献,以及天主教会对于知识传播的助力和阻力。
更重要的是,透过天文学家收藏和眉批注记过的版本,金格瑞契追索出了“太阳中心论”从出现到被接受的漫长过程。一个“新典范”是如何先在一个小圈子中扩散蔓延,天文学家的手抄本如何在辗转更迭中,形成一个“隐形学院”,攻防论辩造成危机,也逐渐形成共识,让天主教会充分感受其威胁,最后不得不出面禁绝。而这已是从哥白尼(1473~1543)到克卜勒(1571~1630)、伽利略(1564~1642),整整两代人的事了。就此而言,金格瑞契不愧其专业,隐约呼应了著名科学史家孔恩(Thomas Kuhn)的典范说法,《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的影子微光闪现。

  精彩程度不输福尔摩斯探案

  只是,就普通读者而言,阅读此书的最大乐趣,恐怕还是其中的侦探推理成分。看着哈佛老教授上法庭作证,侃侃而谈如何判定善本书价,如何以其版本知识折服人,神乎其技地从书名页的一个蠹虫蛀孔中,立即看出古书归属,不免令人兴致勃勃,拍案叫绝。再如跟随很有些疯魔的老教授遍游四大洲图书馆,报出“哈佛”名号,独享尊荣,登门入室,亲手碰触一本又一本常人难得一见的珍本古籍,再从其批注笔迹中,解答出一个又一个的谜题,串连起点滴的线索,最后终于让真相大白于世。其精彩之处,同样不输给福尔摩斯探案,甚至兼具“CSI犯罪现场”的刺激感。

  “好书太多,时间太少”,尤其是在一个资讯爆炸,新书如潮涌现的时代里,“什么书值得一读”确是一个大问题。“知识性”与“娱乐性”,往往是鱼与熊掌,很难得兼,幸而包举,肯定值得一读——《追踪哥白尼》正是这样一本书,抽出时间读一读,肯定有收获!

  (本文作者是台北书评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