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专家书评 >> 详细内容

汇多人校勘成果 集《释名》研究大成——评《释名汇校》

http://www.CRNTT.com 2007-11-30 10:24:46 陈修亮
  《释名》,汉末刘熙着。《三国志•吴书•韦昭传》有云:“又见刘熙所作《释名》,信多佳者。”可见,《释名》在当时已广为流布,为学者所重视。其书记载了很多在汉代通用的词语,可与《尔雅》、《说文》等书相参证,为语言学研究不可或缺之书,故黄侃先生将其列为“十种小学根柢书”之第五种。《释名》现今传世的最早版本为明嘉靖三年(1524)储良材、程鸿刻本,距其作者生活的汉末(220年前)至少已经过了一千三百余年,其中的鲁鱼亥豕,在所不免。有鉴于此,任继昉先生耗费十年之力,终成《释名汇校》一书。

  汇多人校勘成果于一书,是《释名汇校》的第一大特点。《释名》一书,为历代所重视,但学者们的校勘研究成果多以手稿的形式散存于全国各地,为研究者带来极大不便。《释名汇校》作者辗转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济南等地图书馆、博物馆,并与台湾学者联系,收集到江声、邵晋涵、黄丕烈、顾广圻、王鸣盛、卢文弨、孙星衍、段玉裁、王念孙、朱彬、吴志忠、王引之、龚文照、王宗炎、王筠、许瀚、成蓉镜、李慈铭、陆心源、吴翊寅、张步瀛、孙诒让、许克勤、胡玉缙、苏舆、叶德炯、王仁俊、王先谦、沈锡祚、孙祖同、沈济之、丁士涵、楼黎默、沈曾植、王国维、叶启勋、刘师培、丁山、徐复、余岩、杨树达、胡楚生、易云秋、陈邦怀、周祖谟等50余人批校《释名》的校语,以《四部丛刊》本《释名》为底本,将前人的校勘成果汇纂集校于一书。其校文字异同、校衍字、校脱字、校倒字等大多以数种版本及多人的校勘成果为基础进行,今举几例,以窥其余。

  其校文字异同,如卷第二8.100条“膝头曰‘膞’,膞,围(《释名汇校》为繁体字本,为说明问题,此字仍保留繁体,下同)也。”《汇校》于“围”字之下云:“‘围’,段玉裁、疏证本(毕沅《释名疏证》)、黄丕烈、吴志忠、巾箱本分别校作‘团’。疏证本云:‘“团”,今本作“围”,《太平御览》引作“圆”,案下文是“团”字。’篆字疏证本(毕沅《篆字释名疏证)改作‘圆’,云:‘“圆”,今本作“围”,据《太平御览》改。’吴志忠曰:‘“团”依毕校。’王宗炎校:‘宗炎案:“围”疑“圜”。’周祖谟校笺:‘“围”,吴校作“圜”,是也。’任(《释名汇校》作者任继昉)按:吴校本作‘团’。”再如卷第四13.46条“……增其酢豉之味,使苦苦,以消酒也。”《汇校》于第一个“苦”字下云:“‘苦’,蔡天佑刊本、施惟诚刻本、《格致丛书》本、钟惺评本、郎奎金刻《逸雅》本、疏证本、吴志忠校本、巾箱本作‘甚’,邵晋涵、顾广圻校作‘苦’。邵晋涵曰:‘从郎〔奎金〕本改。’汪道谦校:‘上“苦”字作“甚”。’”
  
  其校衍字,如卷第三9.59条“拍,抟也,手抟其上也。”《汇校》于“手”字之下云:“卢文弨、疏证本、黄丕烈分别于‘手’字上增一‘以’字,连下。疏证本云:‘今本脱“以”字,据《一切经音义》引增。’胡楚生校:‘慧琳《音义》……卷四十五、卷五十七所引,……“手”上有“以”字。’周祖谟校笺:‘又玄应书卷四引“手”字上有“以”字。《韵补•药韵》引同。’”再如卷第三11.21条“叔之弟曰‘季父’。”《汇校》于“叔”字之下云:“疏证本、黄丕烈、吴志忠、巾箱本分别于‘叔’后增一‘父’字。疏证本云:‘今本脱此“父”字,据《太平御览》引增。’吴志忠曰:‘补“父”,依毕校。’周祖谟校笺:‘案玄应书卷一引“叔”下有“父”字,《御览》引同。’”
  
  其校脱字,如卷第五17.38条“垣,援也,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汇校》于“依”字下云:“‘依’,张步瀛删去。邵晋涵校:‘《御览》无“依”字。’顾广圻校:‘《御览•一百八十七》引无“依”字。’苏舆校:‘《御览•居处十五》引无“依”字。’沈锡祚校:‘“垣”下“人所依阻”,考唐元(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引同,《御览》所引无“依”字,系脱漏,不必据。’”
  
  其校倒字,如卷第一3.1条“陵,隆也,体高隆也。”《汇校》于“高隆”二字下云:“‘高隆’,卢文弨、疏证本、黄丕烈、吴志忠分别校作‘隆高’。吴志忠曰:‘今本“隆高”二字倒,今乙。’周祖谟校笺:‘“高隆”,《韵补》引作“隆高”,是也。毕本不误。’”另如卷第五17.60条“橹,露也,露上无屋覆也。”《汇校》于“屋覆”二字下云:“‘屋覆’,张步瀛乙作‘覆屋’。邵晋涵校:……‘《广韵》引作“无覆屋也”。’……顾广圻校:‘《御览•一百九十三》引作“覆屋也”。’丁山校:‘《御览》、《类聚》并引“屋覆”作“覆屋”。’许克勤校:‘……《说文》、《释名》曰:“橹,露也,上无覆屋。”勤按:此引盖脱“露”字……而仍作“覆屋”。今作“屋覆”,盖误倒……’沈锡祚校:‘《后汉•袁绍传》李贤注引亦作“覆屋”。’胡楚生校:‘慧琳《音义》凡三引此条,卷二十引作:“橹,露也,上无覆屋……”卷二十五引作:“橹,露也,上无覆也。”卷六十七引作:“橹者,上露无覆屋也。”’”可见,《释名汇校》参照多人的校勘成果,对《释名》文字的讹、脱、衍、倒现象及多种版本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汇集,为《释名》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书中的多处按语,凸显了其学术分量。汇集前人的校勘成果是《释名汇校》的最大特点,但作者在汇集过程中是汇而有校,对前人在校勘《释名》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按语的形式加以评判,大大增加了其学术分量。如卷第一2.1条“地者,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汇校》于第二个“底”字下云:“‘底’,张步瀛删去。任按:张步瀛以《太平御览》校疏证本,所删似有误,应删‘体’字。”作者以按语的形式纠正了张步瀛所删的失误。另如卷第三9.70条“蹇,跛蹇也,病不能作事。”《汇校》云:“吴翊寅校议:‘吴〔志忠〕本作“蹇,跛,病不能作事也。”’任按:吴志忠校本实作‘蹇,跛蹇,病不能作事也。’”
  
  书中的大量附录,增加了其学术含量。《释名汇校》在正文之外于书前附有《〈释名〉版本目录》、《〈释名汇校〉文献目录》,于书后附有《〈释名〉补遗》、《〈释名〉序跋与题记》。其中《〈释名〉版本目录》着录了《释名》的各种版本,每种版本的刊刻年代均予以标明,并以刊刻年代先后排序,为研究《释名》版本的渊源流变提供了线索。《〈释名汇校〉文献目录》是作者引用文献的总目,基本上涵盖了当今所能见到的研究《释名》的全部文献资料,其中如卢文弨、朱彬、沈曾植校《广汉魏丛书》本《释名》,王鸣盛、段玉裁、黄丕烈、龚文照校蔡天佑刊本《释名》,邵晋涵、王念孙、孙星衍、丁锦鸿、王宗炎校《格致丛书》本《新刻释名》,吴骞、顾广圻、王筠、张步瀛、王国维校《释名疏证》,丁山校《释名疏证补》等等均为手稿本,一般研究者很难见到,《释名汇校》对这些手稿本有价值的内容均加以引用,更加凸现出此书的文献价值。《〈释名〉序跋与题记》收录了历代《释名》序跋与题记45篇,其中如张步瀛题记、蒋凤藻题记、许克勤题记、丁锦鸿题记、丁山题记及王国维序、跋等均为手稿,亦是研究《释名》不可或缺的材料。
  
  书后所附音序、笔划索引,增强了其实用性。书后索引包括《释名》书中原有的所有被释单字及词语,亦包括用来训释的词语和片语,《释名》的全部单字及片语均能在本书相应条目中查到,极易翻检,为《释名》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总之,《释名汇校》一书集学术性、实用性于一体,为当今《释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语言文字研究、古籍整理等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之一。

  来源:国学网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