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第五届中华文化论坛以“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为主题。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等关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五项重大主张。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等政策措施。为此,本届论坛组委会匠心策划并精心安排,紧紧围遶新时代提出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方面的要求,以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确定了论坛主题。论坛共设立两场大型主题演讲和五个分会场研讨,提供场内场外充分交流互动的机会。正因为论坛组委会的用心努力,各方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支持,本届论坛在继续保持层次高、规格高、水平高的特点之外,参会专家学者更加踊跃、代表性更广泛、成果也更丰硕。
【目录】
第一辑 领导致辞和嘉宾演讲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致辞
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先生致辞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郑平副会长代表黄志贤会长致辞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致辞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大会演讲
文化台湾基金会荣誉董事长洪孟启大会演讲
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教授大会演讲
中华新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著名作家杨渡大会演讲
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在希大会演讲
台湾大学政治系原主任高朗大会演讲
台湾大学讲座教授黄光国大会演讲
台湾大学历史系前主任、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徐泓大会演讲
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增进和平统一认同
——第五届中华文化论坛综述
第二辑 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两岸融合”特别需要的思维方式 黄建钢
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论两岸融合发展与统合发展 李毓峰
天下之动贞夫
──从今世乱局论战略定力 刘君祖
中华文化圈公共产品的供应 陆 钢
刘智的修养理论与教化内涵 敏俊卿 洪长有
爱国主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申晓若
中华文化世界观的实践力 齐光裕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继承与发扬 孙若怡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 卫 灵 张桐珲
南充—— “绸都”“丝绸源点”文化研究 岳西宽
战国范雎地缘战略思想创新之疏议 张江河
《周易》文化中的价值观 章伟文
梅花与中华民族精神 褚静涛
文明的演化 朱 磊
第三辑 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新路径
从生活化的主题着手,破解去中国化的歪风 曾祝三
文化诠释的时代使命
——从香港“反送中”事件谈起 段心仪
“文化台独”的特征与实质及其影响分析 林 劲
未来时期传承与创新两岸文化交流 罗 阳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2”讲话 深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 邵宝明
中华文化两岸所宗 孙保平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研究 唐永红 赵静燕
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两岸关系行稳致远 谢 郁
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心”路径及其障碍 谢明辉
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新路径 建构中华文化合作示范区 张家献
对推进新时代两岸文化交流的若干思考 郑 剑
两岸艺术合作中叙事范式的同频共振
——以《蝴蝶之恋》《阿搭嫂》创作为例 曾学文
第四辑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之探讨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之探讨 李义虎
正道正言与絶路巧辩:以“习五条”后韩国瑜、蔡英文之回应为例 黄越胜
两制台湾方案的治理文化探索 黄清贤
全球大变局中的战略突破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与国家统一的逻辑关系 李 涛 宁 静
组织体与文明体维度下思考两岸关系 王冠玺
浅析加拿大社会治理方式对两岸融合发展与交流工作的启发 王裕庆
台湾2020年选举发展基本态势 余克礼
浅谈政论节目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 曾 磊
论明治维新的日本现代化方案 李炳南
从《“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看治国之道 朱浤源
第五辑 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与增进文化认同
文以化之 促进心灵契合
——对新时代扩大两岸青年交流的思考 陈立谦
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与增进文化认同 陈合良
两岸青年社会文化交流
──从理解到认同 高 朗
两岸关系与青年教育交流 郭添财
浅议两岸青年价值观融合与两岸关系发展 国 文
浅谈两岸青年深化交流与建构认同 刘奕伶
从台湾高中新历史课纲龢民进党通过《新决议文》
看蔡英文当局的“渐进式台独” 潘锡堂
两岸文化认同问题 汤绍成
强化两岸青年交流 培养中华文化记忆 王 键
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任重道远 严 峻
两岸青年交流的深化与优化:基于认同理论的视角 于 强
第六辑 金融创新与两岸文化
构建首个台湾海外仓实务暨理论探索 方意茹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存在的障碍与前景分析 盛九元
推进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刘雪琴
西方“逆全球化”趋向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孙英春
台湾小区安全管理文化发展之探讨 唐云明
“文化经济”刍议
——从文物藴含的经济价值谈起 武玉亮
运用信息网络深化两岸文化交流 张 竞
两岸信息云端走廊建置刍议 庄嘉宏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