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汪毅夫:顾颉刚《泉州的土地神》
http://www.CRNTT.com   2019-06-16 00:30:31


汪毅夫(来源:网络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电(作者 汪毅夫)顾颉刚于1926年9月至1927年2月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1927年1月5日、1月12日,顾颉刚教授在《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第1期、第2期连载《泉州的土地神》(副题为《泉州风俗调查记之一》)。                       

  《泉州的土地神》所记包括泉州的士地神和地方神。关于土地神,顾颉刚记:泉州的土地庙“有的是一间小屋,塑上一尊白须神像,题为‘福德正神’”,“在荒丘破园之间的仅仅是一所小屋,除了一尊小偶像之外什么都没有”。泉州乃至闽南地区、台湾地区的土地庙几乎概不配祀土地婆。与此相应,顾颉刚所见泉州安海土地庙鳌头宫的楹联是“天下无双大老,人间第一正神”,而不是中国北方土地庙常见的“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泉州乃至闽南地区、台湾地区民间相传,土地公主张均分天下财富,但土地婆反对。土地婆想的是,天下均富以后将无人肯当轿夫,而土地婆平日出门、将来女儿出嫁,谁来扛轿?民间不满于贫富不均遂归咎于土地婆,不让她在土地庙配享祭祀。然而,由于保全了轿夫的职业,土地婆却被奉为轿夫的职业保护神。              

  《泉州的土地神》记泉州地方神各有势力范围的情形甚详。其文曰:“泉州城内和附郭地方共分为36铺”,“凡是一铺中地方大一点的又分为数境(大约2个至3个);各铺、境有各自的神祠(此地称神祠为宫,也称为古地和福地),供奉各自的地方保护神,铺、境的划分亦是神明势力范围的划分;这许多城市的神祠,又分为东佛和西佛。这并不是就城的东、西划分的,乃是地方上的两个大党派,这党派起于两个大户人家。清初,泉州城内有两个名人,一是打平台湾封靖海侯的施琅,一是翰林富鸿基。富鸿基嫁女于施家,问施琅行民礼呢还是行官礼。施琅是位极人臣的人,听了此话很生气。在婚娶的那天,他便供了皇上的黄衣,使富鸿基见了不能不下跪。哪里知道,富鸿基家里有‘五日权君’的铁鼻,施琅去了,他也高高供着。从此两家交恶,亲家变成了冤家。他们俩一文一武,很得地方上人民的信仰,就各自植起党来;富家在西,施家在东,因此把各铺境分成了东佛和西佛两派。每逢迎神赛会的时候,东西两派遇见,各不相让,常至打架,以至流血毙命”。      

  《泉州的土地神》又记泉州地方神宫庙如奏魁宫“祀神的混乱”:“祀神的混乱,看奏魁宫就可知。宫名奏魁,联上又说‘魁杓献瑞’,则阁上应祀魁星。但是我们上去一看,祀的神又是观音,桌围上写的字也是‘奏魁大慈悲’。祀观音也罢了,而神龛上的扁额却又是‘蕊榜文衡’,难道他们去请观音大士看文章吗?”祀神的混乱,这是民间信仰里常见的现象。顾颉刚教授特地指出:“民众的信仰本不能适合于我们的理性。我们要解释它,原只能顺了它的演进的历史去解释它,而不能用了我们的理性去解释”。50年后,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人类学家、泉州籍的台湾“中研院院士”李亦园也说了相同的话:对于民间信仰,“我们不能用‘什么教’的分类范畴去说明它”。顾颉刚教授是大师级的学者,他的《泉州的土地神》是很好的田野报告。      

  (作者汪毅夫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