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走向合作或是2020年全球经济最大期待。 |
中评社╱题:中美合作或是2020年全球经济最大期待 作者:马雪(北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1月13至15日,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无疑是改善双边关系的积极一步。然而美国大选背景下,美国国内对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负面情绪正在升温,强硬派始终以零和博弈的视角看到中美竞争,抨击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成果。同时,特朗普政府尚未停止使用关税以外手段对华施压,这为中美第二阶段谈判蒙上阴影。事实将证明,美国试图以冷战思维推动的经济脱钩,必会以回旋镖效应反作用于美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零和博弈的策略都是难以为继的。中美关系是现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两国如何处理彼此的紧张关系和摩擦将决定整个国际环境的未来走向。中美缓解贸易紧张局势,才能稳定市场预期,给世界经济注入活力。中美走向合作或是2020年全球经济最大期待。
一、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签订表明双方正在重新积聚动能并建立互信
首先,这项协议标志着两年来中美贸易战的首次全面暂停。美中商业委员会报告认为,初步协议会恢复中美间足够信任,让谈判人员为解决其他问题,包括“扭曲市场的国有企业补贴,对美国和其他外国的平等待遇”成为可能。当前双方建立互信尤为重要,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表明双方都愿意继续进行谈判,均希望平息市场震动,这将抚平贸易冲突升级以来对全球市场产生的影响。
其次,这项协议是中美“务实的”胜利。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中国始终推动40:40:20谈判计画,即美方要求的40%内容与中国当前改革开放内容相同,因而可以解决;美方要求的40%内容与中国即将改革开放的方向大体一致,因而可以谈判;剩余美方要求的20%内容涉及中国原则问题,不能谈判。第一阶段中国聚焦三个领域,即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采购、推行对协议的严格执行、推动金融自由化,也分别对应特朗普缩小贸易逆差、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对协议执行机制、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对金融自由化的优先事项。在美国大选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寻求谈判成果“落袋为安”,美方基本接受中国提出的框架。
再次,第一阶段协议中方加大对农产品采购,美方宣布一些豁免关税清单,目标即是双方建立互信,为今后进一步的谈判奠定基础。中国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对美国农产品采购,可量化的采购也将让中国获得更多信誉,进而为下一阶段谈判铺平道路。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查斯·格拉斯利表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下,衡量中国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承诺程度将比评估其对知识产权的承诺容易得多,“可量化”“更确定”将给中国带来更多信誉。
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订时背景错综复杂
自上次谈判破裂以来,美国以违反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为由,发布对多家中国企业的制裁措施,指控新疆和香港人权问题,还针对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发布临时规则,限制美国企业购买中国信息通信产品。一连串的争端令中美关系复杂化,成为下阶段谈判的制约因素。
第一阶段的协议实际内容公布后,美国国内出现部分杂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批评多抨击协议中争端解决章节或流于形式。此次协议中,中美为解决贸易纠纷藉鉴往届美国政府采用的经济对话形式。这其实是一种保持沟通、走向共识的有效途径。但美方部分人认为这种形式可能成为无具体结果的讨论。原白宫高级顾问班农称,这不过是中国跟西方做做样子。小布什时期发起的“战略经济对话”,奥巴马政府延续并更名为“战略与经济对话”,双方会列出一长串经济政策调整计画的清单,但却没法执行。
其次,批评声认为这凸显了特朗普政府的“无能”。他们认为这项协议并不是任何一方此前表示想要的协议。美国未能推动中国经济根本性变革,而中国仍有3700亿美元的出口没有摆脱关税。《华盛顿邮报》认为,此前不断升级的关税行动,表明一个国家想要独自重塑全球贸易秩序有多困难,即使是像美国这样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①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部主任易明认为,这凸显特朗普方式解决问题的局限性,“我们不能让古巴按照美方意愿行事,更不可能让中国按照美国意愿行事。”
三、协议令特朗普政府面临两党政治火力的集中攻击
尽管特朗普因签署第一阶段协议获得农民选民坚定支持、美国商界肯定叫好、股市持续繁荣等政治利好,但也招致共和党强硬派批评其对中国太软弱,民主党抨击其在新疆、香港人权问题上不够强硬。共和党鹰派持两国长期竞争观点,认为与中国签署协议更具风险。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院马克·卢比奥警告称,中国提出的“长期计画”,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认为,华盛顿应阻止美国企业帮助中国建立“新邪恶帝国”。保守派智库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詹姆斯·比索科基斯认为,中国不会放弃其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这是其经济成功的关键部分;特朗普并未从战略上将两国竞争视为争夺21世纪全球霸权的长期战争,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让美国农民更依赖中国,让美国商业投资对中国继续保持热情。
民主党则“反特朗普”情绪不减,持续抨击其政府行为。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称中美第一阶段协议为“薄弱的协议”,中国承诺短期购买美国商品不会解决美国繁荣与安全的根本问题,也将破坏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机会。众议长佩洛西强调,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不应取代对人权的关注。
四、特朗普政府在签订第一阶段协议后仍持续使用关税外手段对华施压
事实上,美国从未放弃与中国长期竞争的零和博弈视角。特别是在政治上受挫后,可能迫使特朗普政府认为有必要重燃贸易紧张局势。从美方近期的集中行动来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华施压:第一,将经贸问题与人权等议题捆绑。负责监督中国人权和法律发展情况的国会小组报告建议,为应对中国对新疆维吾尔穆斯林的大规模监视和居留,美国商务部应敦促在新疆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开展业务或投资发展计画的美国企业,确保其产品、服务和投资资金不提供给“非法执法活动”。
第二,继续推动条块化脱钩。中美贸易停火刚宣布,科技之争已现。一方面,美国加强出口管制。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曾发布规则,将阻止涉及“外国对手”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交易,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寒蝉效应。对华为也进一步收紧出口,阻拦其竞争力提升之路。另一方面,美国严苛投资审查。1月13日,美国财政部根据《外商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出台新规,落实对投资美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者的审查,目标直指中国,旨在封堵中国以海外投资与世界接轨、获得新技术进步之路。
第三,转向多边场合施压。美国利用多边贸易机制、联合盟友等方式,对中国产业政策、国有企业等问题继续发难。1月14日,美国、欧洲、日本发布《贸易部长三边会议联合声明》,发布未来目标、联合规则界定文件,以图解决非市场导向做法、工业补贴、强迫技术转让和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