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强防疫 新加坡推公筷母匙改变社交习惯
http://www.CRNTT.com   2020-03-08 15:51:06


 
  新加坡官员的国会发言,不乏有拉长抗疫战线心理准备的言外之意,愈来愈多国家受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影响,新加坡不可能限制各国旅客入境,随时因应最新疫情调整策略,才是稳固抗疫的具体方针。

  调升“疾病爆发应对系统”(DORSCON)等级到橘色警示,虽一度引发民众预期心理效应,竞相到超市抢购卫生纸、速食面等民生物品,总理李显龙随即出面喊话,说明新加坡有足够的柴米油盐、速食面与罐装食品,防止出现信心危机。

  新加坡疫情调整策略相继出笼,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透过2020年财政预算案,不仅拨款新币8亿元抗疫,也对旅游、航空、零售、餐饮,以及“点对点的交通服务”等5大行业额外援助。另外,新加坡启动抗疫津贴计划,凡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到指定的900家私人诊所看病都能获得补助津贴。

  新加坡各大公共场所都量体温,新加坡人戴口罩、勤洗手消毒,与朋友或客户见面以不握手或保持安全距离为原则。

  随着疫情加剧,新加坡再度出招,成立跨部会“新加坡清洁工作小组”,透过强化公共卫生、维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改变传统社交习惯等三大领域,减少病毒滋生根源与传播可能性,让新加坡进入防疫新阶段,集合全民之力以更多元方式抗疫。

  不过,改变社交习惯并非易事,新加坡政府特别列举养成“公筷母匙”习惯,鼓励改变共享食物方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公筷区分,自然降低受到病毒感染风险,其他诸如见面不要握手、托盘用餐、莫随丢弃纸巾、生病别出门,都是提高自我卫生意识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球各地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病例激增,虽然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说明,“边境管控对防疫已没有那么有效”,不过,从自身防疫卫生观念做起并形成全民共识,打造境内重要防线,成为稳固边境防疫长期战线的标本兼治之道。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