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解密当年:中国评论月刊的创办背景与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2-12-20 00:16:42


2019年4月11日,郭伟峰与汪道涵之子汪致重理事长(右)拜祭后在汪道涵墓前合影(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香港12月20日电(记者 载丰)《两岸求索——中国评论二十五年发展史概述》一书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主编兼主修郭伟峰在书中详尽披露了《中国评论》月刊在香港创办的历史背景与作用。郭伟峰指出,在两岸关系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评论》月刊从汪道涵会长的“共同缔造论”出发,广集两岸及港澳海外专家学者的意见,积极参与在和平统一的原则上开拓“共议统一”、“两岸一中”的丰富内涵,为构建和平发展的新理论体系作出了特殊的理论贡献。

  郭伟峰在该书《第一章:应运而生(1997年至2004年)》中这样回顾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1991年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坛开始重新构思对华关系,“遏制中国”政策在抬头,1995年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美国总统克林顿决定允许李登辉于当年6月的第一周到美进行所谓“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96台海危机”由此爆发,在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大陆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导弹实弹发射演习,并推迟第二轮“汪辜会谈”,解放军在台湾海峡最大规模的演习行动几乎出动了海军的全部主力,以及空军的大部分主要战力。原来国共之间存在的共识荡然无存,李登辉形统实独的原形毕露。可以说,1995年至2004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史上极为不平凡的10年,贯穿这10年发展的主线是两岸“统独”大对决与中美涉台大博弈。

  郭伟峰回忆说:尽管两岸关系形势异常严峻,但是,中共坚持和平统一的信心没有动摇,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等单位举行的春节茶话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八项主张和看法。江泽民呼吁: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江八点”点燃了两岸知识界的思想之光,促和避战的民意也因此蓬勃而发。因应两岸形势的变化,如何构建一个两岸各界都能够信任认可的理论思想平台及维系两岸双方的信任架构,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在这一大背景下,在德高望重的汪道涵会长催生下,《中国评论》月刊在香港应运而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