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郭伟峰:首尔感怀 汉字曾穿透朝鲜民族心灵
http://www.CRNTT.com   2015-06-05 00:19:00


到处贴上祈福汉字。(中评社记者 郭伟峰摄)
 
  有一座建筑的楹联是这样的:

  中堂主联:藏名岂比杨雄宅 去国难同范蠡舟

  左侧内联:青山绿水吾家境 明月清风孰主张

  左侧外联:晓斋卷帘虹照雨 晚凉倚枕树摇风

  右侧内联:万事早知齐得失 一生元不负诗书

  右侧外联:黄卷梳风春睡稳 素琴携月古心长

  这是多么的古雅,多么的文采飞扬。可以说,字字有来头,句句有出处。杨雄应该是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范蠡当然就是春秋末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和经济学家。中华民族代代敬仰的才子,原来在朝鲜民族中的地位,也是超然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气息,笼罩了朝鲜民族足足1500年。
  
  我坐在一座宅子的门边,只见对面有一副楹联:“青山有约晚更好,绿树无言春又归”。太有意思了。“青山有约晚更好”,这不是套用中国宋代诗人方岳的名句“青山有约不知老”吗?“绿树无言春又归”,这不是融入了中国元代散曲名句“桃李无言春又归”吗?由此可以知道,当年的朝鲜半岛,到处都是精通中华文化的读书人。

  我突然感受到,早年的朝鲜民族,是有汉字崇拜的。汉字曾经穿透他们的心灵,浸润他们的躯体,连结他们的幸福,护卫他们的人生。有了汉字,就有了知识,就有了依靠,就有了信心,就有了品味。汉字,也曾经是朝鲜民族的魂魄啊。

  这个刹那,我的面前走过几个当地的韩国青年,他们指着中文楹联在摇头,不知说些什么,从表情来看,当然是不明白其中含义的。现在大多数韩国青年,对于他们祖先曾经赖以生存发展的汉字,已经无法认读了。完全废弃汉字,也就切割了自己的千年历史,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