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社会快速转向复常的关键
http://www.CRNTT.com   2023-03-05 20:38:14


  中评社北京3月5日电/网评:社会快速转向复常的关键

  来源:大公报 作者:源栢梁

  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持续三年后,如今许多地区已几乎全面复常。这几年间,不同国家及地区相继推出幷实行适用于当地的防疫措施,都是旨在切断传播链以控制疫情及感染人数,当中情况之复杂亦牵涉到很多方面,不容易逐一仔细分析。虽然如此,毕竟这是全球百年一遇的严重传染病大流行,本着温故知新,笔者希望透过距今二十年的沙士及今次新冠疫情的抗疫经验,尝试由工程科学相关的角度去探讨、剖析及回顾今次疫情期间所见到各种有关对应措施的应用。

  仍需提高疫苗接种率

  首先,从已知的防疫措施上,可归纳为两大式别:“非药物介入式”和“药物介入式”。在新冠疫情的早期阶段,当时还未有药物介入式措施如疫苗或治疗药品,大多措施都只能采用非药物介入式,包括强制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禁止群众集会等,还有提高消毒频率等公共卫生措施、对有症状和高风险群体的检测、隔离和集中治疗等流行病学控制措施,更有不少地区作出区域性封锁或关闭边境。借这些聚焦于非药物介入式策略和动态感染控制等公共卫生措施,成功地抑制了数波疫情。

  回望不同防疫措施的取舍、实施的缓急轻重,都是取决于每地疫情对民众健康、社会经济及对公共医疗系统的承受能力等,也是因为有这些考量,各地才能作出明确以民生福祉为依归的选择,经受住多轮病毒变异的冲击,最大限度降低了重症率和病亡率,有力保护了市民大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时随着疫情演变减弱,新冠变成一种地方性流行病,同时各种疫情防控管控措施逐渐被撤销和优化,造就社会能达至全面复常的局面。

  复常的一般理解,是解除因防控新冠疫情而实施的限制措施,认为这种病毒将变成一种地方病或称“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但这不代表新冠病毒会消失,仍然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仍存有较高的传播速度,其普遍轻微症状及相对低病亡率也可能会随着变种而改变。因此加大疫苗接种仍是重中之重,在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同时,加上自然感染持续加强人群中防重症的背景免疫,形成足够的混合免疫屏障,社会才有资本取消各种各样非药物介入式防疫措施,如对确诊者的隔离令及社交距离等。

  对比2003年沙士疫情的终结,虽然当时仍未有研发出疫苗或治疗药物,可幸是病毒幷没有变种以至非常广泛地传播,主要的抗疫成功因素是世界各地能够携手切断传播链,幷且能够清空疫症至零感染,换句话说,单单靠非药物介入式防疫措施,已能达到沙士清零。但新冠疫情令世界各国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病毒的多变,至今已变种成高传播力但低杀伤性的变异株。

  防疫措施始于新冠病毒早期被认为只是以飞沫传播,及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病毒可在短距离空气传播,从科学层面的角度,在研究预测空气传播感染疾病风险方面,早已有流行病学学者在1978年建立了一个感染数值模型,评估从室内空气中感染传染病风险,这一直是被流行病学学者常引用之量化感染数值模型,称为Wells-Riley感染传输方程式。当时建立这个方程式是为了确定当有感染者存在时,未被感染人群在同一室内空间里感染空气传播疾病的可能性。获得这感染可能性是经由输入不同相关变数,包括感染者数量、每人平均呼吸率(视乎室内人士的活动)、传染病的量子生成率(它是每种病毒自身特性从爆疫后才可演算得来)、未被感染者数量及他们在室内暴露的时间,和冷暖通风系统的新鲜空气流量。

  佩戴口罩减低传播风险

  整体而言,佩戴口罩是最基本可达到降低或减少感染者数量、感染者的量子粒子产生率、未感染者呼吸量、未感染者在室内暴露时间等每个参数数值的措施,所以有些地区就算想放宽户外及室内口罩令,都是采取较保险地逐步放宽,就算是全面放宽都是出于按当地自身情况,幷从当地民众的道德或操守角度考虑,例如自己怀疑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时,会否佩戴口罩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

  虽然全球各种形式的封锁、限制行动为不同生活阶层带来不便,不能避免地造成了对社会经济和大众身心健康的影响,但重要的是因此可以给予更多时间和空间,容许透过开展可行的药物介入式,如全面接种疫苗和研发治疗药物等,实现提升人口免疫力。流行病学学者更指出,由感染康复和打疫苗造成混合免疫屏障,可避免医疗系统崩溃。甚或是以非药物介入式作为架空得以避开了病毒演变过程出现的重症期,不至因遇上这重症期对相当大量人口造成影响,即使现在染疫,染疫者也大都会是轻症。在这种种情况下,成就了今天全球更容易及快速地转变迈向复常。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