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网评:疫情冲击下,欧美试图改造经济全球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5-09 00:13:47


 

  在疫情之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就已提出“制造业回流本土”的政策诉求,欧盟也在法、德等国推动下提出了维护“欧洲经济主权”的主张,并在此名义下推行“欧洲产业战略”。疫情冲击下,欧美经济在供需两端都遭受打击,在服务业、交通运输等率先受困后,机械设备、电子、纺织和奢侈品等行业再遭重创。大范围的停工停业和难以同步的复工复产加剧了欧美经济困境,产业链和供应链部分断裂也暴露出居于全球产业分工顶端的欧美对于全球市场的“过度依赖性”。疫情期间欧美各国医疗防护物资的普遍短缺,则进一步放大了其在现有产业布局中的“劣势”。疫情对经济尤其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将使欧美放弃管理经济全球化的主张,转而更明确地将改造经济全球化作为今后的政策导向。欧美在疫后维护“经济和产业安全”的产业布局调整方向将进一步清晰。

  首先,在新兴和战略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将成为欧美国家的主要趋势。在市场规律作用下,疫情之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有关“制造业回流本土”的计划受到来自产业界不同程度的抵制,推进缓慢。但疫情期间美国暴露出来的产业链在外和失控问题,被美国政府加以政治利用。这不仅将进一步坚定美国政府推进相关产业回流的决心,也将帮助美国政府将“维护安全”而非“创造利润”树立为新的政治正确性,从而消除来自产业界的抵制。欧洲在疫前已经推出产业发展战略,提出要在绿色、数字等新兴产业和能源、电子和基础设施等战略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并发挥引领作用,疫情将加快其行动步伐。

  其次,疫情期间医疗物资和设备的普遍短缺,将使欧美国家把医疗、粮食等事关安全的产业纳入战略考虑,推动对关键产业的供应链实行就近布局。美国特朗普政府在3M医用口罩的生产和供应问题上的表态,可以被看作是今后美国供应链调整的方向。而“整个欧洲不能生产一片扑热息痛”“70%的医疗防护设备在欧洲以外生产”的痛苦经历,也将促使欧洲更积极地实施其供应链改造计划。但在汽车、航空等基础制造业领域,由于重组成本过高且利润流失过大,欧美仍将遵循靠近主要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的原则,大动干戈的可能性不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