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
http://www.CRNTT.com   2023-09-21 08:14:06


  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今年上半年,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经济参考报发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飞文章认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拉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是否合理。作为14亿多人口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增长在特定阶段可以依赖投资,但长期经济增长应该建立在自身扩大消费的基础上。随着消费复苏和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潜力逐步释放,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拉动力的趋势正日益稳定。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

  文章分析,消费是增长的动力,更是增长的目的。从理论上看,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增长源泉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命题。事实上,在给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消费需求规模越大,其市场空间就越大,就可以容纳更多的分工、更多的创新,以及更多的投资。可以说,消费需求不仅决定着一个经济体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中国改革开放45年来三大需求结构变化趋势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无论是消费率,还是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开始进入上升期。例如,中国消费率从2010年的49.3%上升至2019年的55.8%,相反投资率开始下降;过去10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0.4%。这意味着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一个客观趋势。

  从发展阶段看,一个经济体经过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阶段,消费率呈现“U型”曲线趋势。随着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优化升级的趋势,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快速提升。2013年至2019年,中国居民年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由39.7%提升至45.9%,尽管2020年至2022年这一趋势有所下降,但随着各类服务消费场景恢复,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明显快于全部消费支出增速。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经济增长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

  文章指出,一方面,经济增长由投资为主拉动向消费为主拉动转变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当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速增长阶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对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例如,日本在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0%左右下降至18.9%。投资效率下降、投资空间不足使得投资难以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另一方面,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当前,中国部分物质消费领域产能过剩与服务消费领域供给不足并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投资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匹配。从2020年之前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动趋势角度看,1978年至2019年中国投资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82年处于历史最低点,仅为31.9%;2010年上升到历史最高点,为47%,上升幅度达到近15个百分点;到2019年,投资率仍然保持在43.1%的高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