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东晓:中美智囊要引导双边关系良性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9-15 00:33:33


陈东晓院长做会议致辞和总结(图片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提供)
  中评社香港9月15日电(记者 郭至君)9月13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办了中美关系与“第四次台海危机”研讨会——暨《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信号释放与“行动—反应”》报告发布会,院长陈东晓进行了开幕致辞和会议总结。他提到了中美关系包括台海问题当前遇到的主要困境,也总结了中方学者们在此议题上的主要观点及对两国关系持续正向发展的期待。

  陈东晓首先表示,近期美国众议院议长佩罗西不顾中方的外交努力和强烈反对,执意窜访台湾,肆意挑战中方的红线,迫使北京采取强有力的综合反制措施,引爆了近25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台海危机。可以说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次台海危机”,中美对峙的紧张情绪也进一步升级。从根源上讲,这是美国政府近年来加紧实施“以台制华”,不断掏空其“一个中国”政策基础的必然结果。今年是《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从中美关系启动正常化进程以来,台湾问题始终是双边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陈东晓认为,解读中美关系和台海问题有三个维度不可或缺:即国际体系、相互认知、国内政治。

  陈东晓认为,国际体系是影响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最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国际体系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包括国际力量的对比,亦即国际体系的力量格局如何演化、国际秩序基本规则如何调整、国际体系的经济基础如何发展、国际体系中话语和叙事如何演变等等若干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美两国在台海问题上有四次大危机,其中上世纪50年代的两次台海危机发生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冷战早期阶段;第三次台海危机发生在后冷战初期美国一超独霸阶段。可以说,国际体系演变的不同阶段都对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产生了深刻影响。

  陈东晓说,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期是当前中美关系及第四次台海危机的发生背景。中美两国既是当下国际体系演变的主要推手,同时,现存的国际体系也深刻作用于两国内政外交的方方面面。因而,如何认识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及其与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内和国际战略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中美关系台海局势的深刻影响,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入去思考的。

  陈东晓表示,相互认知是影响中美关系包括台湾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国家间的相互认知包括战略认知和战术认知两个方面。战略认知既是对各自所处世界的总体看法,也是关于对方战略意图、战略目标及发展方向,以及由此形成的双边关系的一个总体性质的认识。战术认知则是关于对方具体的或者双边关系中具体政策的认识。如同社会中人与人间相互认知是复杂互动过程一样,中美两国间的相互认知就更加复杂困难,需要克服不同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及社会等众多认知障碍。与此同时,战略认知和战术认知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一般说双方关于双边关系性质及双方的战略意图的认知越相对全面准确,共识越多,则更有利于准确的战术认知。其中保持长期稳定和有效的战略对话和各层级的交流机制,是建立相对完整准确的相互认知的必要条件。“我个人认为报告中涉及对政策信号及解读,同时包含了战略认知和战术认知两个方面。当下中美相互认知已经成为影响双边关系日益突出的因素,如何认识这个因素的演变发展,是我们今天交流的一个重点。”他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