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证词”
http://www.CRNTT.com   2020-05-29 09:58:56


  中评社北京5月29日电/据新华社报道,忙碌,是今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罗杰的常态。这名来自湖北省十堰市的代表,是当地一家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的院长。疫情中,他始终奋战一线,带领团队救治了大量新冠肺炎患者;两会中,他走上了“代表通道”发言,并着力围绕基层医院“补短板”、打造疾控“精锐部队”等问题建言献策。
 
 罗杰介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湖北已有3000多名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愈,其中包括7名百岁以上老人。“这鲜明体现了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中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被放在第一位,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在全心全意、竭尽所能,守护每一个生命。”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两会中,罗杰也在积极建言献策。
 
  结合这次抗疫战斗,他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3点建议,分别为: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着力建设区域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强化专职专责;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打造复合型医学人才队伍。
 
  “目前公立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在重大传染疾病防治这一块,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他说,“比如,我们太和医院,疫情刚开始时,病人床位、专业医护人员、防护物资,都非常紧缺,经过紧急调配、临时扩建,后来才逐步得以缓解。还有不少基层医院条件更差,要抓紧补齐短板。”
 
  他建议,将一些基础好、辐射广的地方公立医院建设成为区域性的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做到“平战结合”,确保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罗杰在调研中还留意到,从基层来看,目前疾控部门功能有些分散,疾控基础设备和队伍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他建议,把疾控体系的核心职责定位为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直接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剥离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职能,打造疾控精锐部队,更好应对公共卫生应急挑战。
 
  针对“医不懂公卫、公卫不懂医”的问题,罗杰还呼吁,需要解决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之间脱节、两张皮的问题。他建议,改革医学教育体制,在国家规划层面进行高效协调,如“试行‘5+2’(临床医学本科5年+公卫专业2年)公卫硕士培养模式,使其适应公卫应急要求”。
 
  展望战“疫”,他充满信心。
 
  “补短板、夯基础、强防控,多措并举之下,我们一定能够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罗杰说。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