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拉台加入“印太战略”对和平统一构成新的风险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9-08-18 00:11:32


美国将在“印太战略”机制下协防台湾挑战和平统一
  中评社╱题:美拉台加入“印太战略”对和平统一构成新的风险与挑战 作者:曾晓栩(厦门),厦门市台湾学会秘书长

  特朗普政府2017年12月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将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确定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优先,以贸易战在经济和贸易领域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印太战略”从安全领域对中国进行战略制衡。“印太战略”成为中美角力的新战场,“台湾牌”作为美国制衡中国的重要筹码,美国正不遗余力地把台湾纳入“印太战略”,美台双方就“印太战略”展开高调而又实质化的合作。美拉台加入“印太战略”对和平统一将构成新的风险与挑战。

  一、特朗普将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确定为美国家安全战略的最高优先

  中国与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正在意图主导新的国际秩序,向世界推广“中国模式”,打造一个“去美国化”的新秩序。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宣称要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强调中美关系的竞争性。2018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国防战略报告》,特朗普政府将竞争置于对华政策的最前端和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顶部,战略竞争已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指导思想。美国《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明确指出,“与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是美国的最高优先,为此需要将包括外交、经济、情报、执法及军事等国家权力在内的要素整合起来,以保护和巩固国家安全”。

  随着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设定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特朗普及其团队对中国进行大肆污蔑和攻击,尤其是2018年10月副总统彭斯针对中国发表负面演讲,为美国实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上形塑了反华舆论基础。美国政府和国会联手,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一致对华强硬,媒体、智库跟风炒作,美国政治精英在对华态度上表现出高度的非理性的一致。彭斯的演讲主要面向三类听众:美国国内民众、地区国家以及全球伙伴,演讲的目的是为塑造对华敌对态度奠定基础,并为特朗普后续的对华政策扫清反对意见。针对美国国内民众,彭斯罗列了中国影响美国公共话语的例子,藉此使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他还严厉警告美国企业,敦促他们不要协助中国的压迫行为。针对地区国家和全球伙伴,他指责中国利用“债务陷阱外交”来扩大影响力,他所传达的最重要信息是中国是一个重大威胁,各国应该与美国一道对抗中国。彭斯的演讲向世界传达了特朗普政府决意要遏制中国崛起并采取行动对中国施加压力的信号。

  特朗普政府决策层内部各派对华态度亦逐渐呈现一致性。特朗普执政团队在对华问题上分成四派:以特朗普本人为代表的经济民族主义者,主要关注美国经济利益,注重解决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以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为代表的经济现实主义者,担忧中国在经济实力上超过美国,主要目标是阻止中国获得美国的高新技术;以财政部长姆努钦为代表的经济自由派,重点关注中国的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以副总统彭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博尔顿和即将接替沙纳汉出任新的代国防部长的埃斯珀为代表的国家安全鹰派,将国家安全政策视作解决国内外敌人的途径,主要策略是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并遏制中国。各派之间在其他问题上意见分歧众多,但在对华态度上却逐渐形成了共识,支持特朗普政府以经济和安全手段“两手硬”的方式,在经济贸易和安全领域对华增大施压,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美国的国家利益。

  二、美国推动“印太战略”从安全领域对中国进行战略制衡

  如果说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是试图在经济和贸易领域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那么其“印太战略”就是要在安全领域布局制衡中国。对特朗普而言,经贸战略与安全战略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因此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之下,以“印太战略”制衡中国显得尤其重要。美国“印太战略”的出台,已经深刻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安全格局。

  (一)“印太战略”的提出与政策化

  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中国寻求在印太区域取代美国,扩展其国家驱动经济模式的范围,并以有利于中国的方式重构该地区秩序。”在特朗普看来,中国正利用经济和军事影响力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及现存国际秩序。“印太战略”推行的意图十分明确,就是制衡中国的崛起。2017年10月18日,时任国务卿蒂勒森访问印度之前,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题为“下个世纪的美印关系”演讲时首次提出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概念。同年11月特朗普在亚洲之行时又多次提及,美国致力于与其盟友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自此美国正式开启了“印太战略”的布局。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再次确认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愿景。在该报告中,“印太”这个词被重复了12次,而以前常用的“亚太”却几乎没被提及。特朗普政府在文中对美国的“印太”作了阐述,“印太”包括从印度西海岸到美国西海岸的广大区域,“印太”处于美国区域战略的优先位置。

  进入2018年后,特朗普政府逐步将“印太”愿景政策化并付诸行动。2018年1月30日,美国务院负责南亚中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丹尼尔·罗森布鲁姆在孟加拉际战略研究院发表题为“美国与印太地区”的演讲,阐述了“印太愿景背后的战略”,以及美国计画如何推进这一战略。这是特朗普政府官员把“印太”概念与地区战略关联起来的首次政策表述。2018年5月30日,美国将太平洋司令部正式改名为印太司令部,进一步明确美军的战略任务。印太司令部司令大卫森表示“中国是我们在印太地区和美国所面临的长期最大战略威胁。那些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守成大国美国和一个崛起大国中国之间的竞争,其实并没有看到全景。”6月2日,时任美国防部长马蒂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印太战略”,宣称美国将继续留在印太地区,并将在安全、经济与发展方面进行重大投资,以表明美国对盟国与伙伴的承诺。7月30日,美国务卿蓬佩奥在美国商会主办的印太商务论坛上提出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并对“自由”、“开放”的内涵进行了说明,“开放”意味着以和平手段解决领土与海洋争端,意味着公平对等的贸易关系、开放的投资环境、透明的协定以及内部关联性的提升。特朗普政府“印太”概念已逐步成型为“印太战略”,其核心在于共同维护一个有利于美国及其盟友、符合美国意志与利益的所谓的“自由”、“开放”、“包容”、“法治”的印太秩序。

  (二)“印太战略”的三大支柱

  特朗普试图统筹印度洋和太平洋,依靠区域盟友平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并意图提供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相竞争的替代方案。美日同盟、美印关系及美日印澳四国集团(Quad)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三大支柱。

  第一,美日同盟强化,日本是“印太战略”的积极推动者。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印太战略”的最先提出者,也是最为积极活跃的推动者。日本对中国的防范之心,与美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中国的邻国,日本深切感受到中国崛起的影响,中日之间的领土争议更加重了日本对中国的戒备。在美国“印太战略”机制下,日本推动的“印太战略”以日美同盟为主导,积极构建“印太”海上安全新秩序,配合美国及其主导的“印太战略”。一方面,拉拢印度对中国崛起形成长期战略牵制;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与印、澳等国的政治、军事关系,以海上安全合作形式,在印度洋、太平洋两洋区域,建立多个以“自由、规则、法治”为基础,拥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小联盟”和伙伴关系网,使日本成为“印太”地区仅次于美国的领导力量,维护和拓展日本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在2017年11月6日美日首脑记者会上,安倍指出,“印太地区是拥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心。维持自由开放的海洋秩序是区域和平与繁荣的关键。日美两国已达成共识,为印太的自由开放强化合作”。

  第二,美印关系提升,确认印度作为美国“防务伙伴”的地位。

  在“印太战略”机制中,美国试图藉助印度制衡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印度对美国的战略重要性上升,为了加重印度的“被中国包围妄想症”,美日媒体不断渲染所谓中国围堵印度的“海上珍珠链战略”①。2017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美国积极拉拢印度,不断强调美国与印度是拥有共同民主价值观的天然盟友。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印将加强印太伙伴关系。特朗普再次确认了印度作为美国“防务伙伴”的地位,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鼓励印度在阿富汗发挥更大作用。2017年8月,美印宣布将建立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参加的“2+2”对话机制,提升两国战略磋商的级别。美国已把印度列为一个主要的国防合作伙伴,并为向印度销售尖端武器系统和分享技术铺平了道路。“印太战略”成功的关键一环是印度的战略走向。美国及其盟友都一直鼓动印度在“印太”安全格局中发挥制衡中国的“急先锋”作用。但是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对“印太战略”的呼应态度暧昧。印度不排除选择“软制衡”战略,即积极与美日澳进行安全方面的合作,但又不结盟,在中美之间两面逢源,获得更多的战略好处和优势。对印度摇摆的态度,特朗普很不满意,在2019年6月宣布取消对印最惠国待遇,对印进行施压,企图让莫迪乖乖合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