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陆学者:闽南原乡文化在两岸南洋间交流传承
http://www.CRNTT.com   2017-03-01 17:54:25


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郑莉(右)分享“明清时期海外移民的庙宇网络”研究成果。(中评社 赵家麟摄)
  中评社台南3月1日电(记者 赵家麟)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郑莉1日在台南成功大学分享“明清时期海外移民的庙宇网络”研究成果时指出,从两岸与东南亚整个区域来看,闽南原乡文化随着移民在海外得到延续,又透过庙宇信仰文化持续不辍的原到回乡互动交流互动,这正是大陆华南、东南沿海区域的文化特征。

  由成大社会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主办的“东南亚闽南庙宇及贸易网络”计划合作工作坊,由财团法人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奖助,是4年期的跨境研究计划,将在今年6月结束,迄今举办8次合作工作坊,并已在两岸与东南亚各国的闽南文化研究领域,汇整、累积了丰硕成果。

  1日在成大中文系召开的第8次合作工作坊,邀约中国大陆厦门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郑莉分享“明清时期海外移民的庙宇网络”,同时还有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黄英俊、文学系主任范春石、副主任阮秋贤等人发表越南的华人文化研究。

  郑莉表示,她根据东南亚现存的华人碑铭资料,考察海外华人早期庙宇网络的创建过程,探讨中国海洋传统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机制,发现东盟6国有大量的华人历史,考察传统中国的海洋传统,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民间的海洋文化从宋元时期以后就已相当活络的一面,藉由海外的华人会馆、庙宇、义山等进行研究,就可以找出发展脉络。

  郑莉说,华人海外移民,从挂香火到落地建庙,让原乡文化在海外得到延续、传承,这个现象在东南亚各国、在台湾,特别是在台南又特别明显。

  她指出,从海外庙宇网络文化系统中,综观两岸与东南亚整个区域的庙宇信仰、普渡,在大陆原乡早已存在;另一方面,这个区域的南洋华侨与台湾民众又不断藉由妈祖、保生大帝等庙宇信仰文化,返回原乡交流互动,进而影响原乡的社会文化变迁,也正是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存在的文化特征。

  “东南亚闽南庙宇及贸易网络”计划合作工作坊现由成功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兼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代理主任陈益源主持,陈益源是马政府期间最后一任台湾文学馆馆长,去年7月返回成大教职。

  陈益源为推动台湾文学与文化的越南语文翻译出版工作,促成了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副校长黄英俊访问成大,并于1日与成大中文系系主任教授林朝成签订两系学术合作协议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