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国会涉台行动 逐底竞赛
http://www.CRNTT.com   2023-10-25 00:15:17


美国第118届国会上台以来,掀起新一轮“挺台抗陆”浪潮。
  中评社╱题:“美国国会涉台行动 逐底竞赛” 作者:袁莎(北京),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摘要】美国第118届国会上台以来,即掀起新一轮“挺台抗陆”浪潮,在涉台立法、舆论造势和官员互动等方面愈发猖獗。在对外奉行“竞赢中国”战略和国内面临政治极化的双重影响下,台湾议题已成为美国党争的政治筹码,内政外交“双层博弈”促使两党在涉台行动上陷入“逐底竞赛”。美国国会在涉台问题上的强力介入,推动涉台议题政治化、国际化、极端化,成为单方面破坏台海现状的重要消极变量,对中美关系、地区稳定乃至国际秩序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下,行政部门主导对外政策的决策和实施,国会则主要通过立法、缔约、监督等方式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战略考量、利益输送和意识形态偏见等原因,美国国会长期与白宫在涉台问题上争权。第118届国会上台以来,美国参众两院即掀起新一轮“挺台抗陆”浪潮。在“竞赢中国”对外战略和内政极化加剧背景下,“以台制华”和“藉台牟利”成为美国党争的政治筹码,推动两党在涉台行动上陷入“逐底竞赛”。国会对美国涉台决策的强力介入,成为破坏台海现状的重要消极变量,推高台海风险,激化中美矛盾,破坏地区稳定,挑战国际秩序,伤及世界和平与繁荣。本文着重分析本届美国国会在涉台问题上的行动,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研判其对中美关系、地区局势和国际秩序的负面影响,并思考中国开展反分裂反干涉斗争,维护台海及中美关系稳定的破解之道。

  一、美国国会的“挺台抗陆”浪潮

  自今年1月3日宣誓就职以来,第118届美国国会即掀起一系列“挺台抗陆”的涉台行动,推进立法提案,扩大舆论造势,强化高层互动,其声势之大、名目之多、性质之恶劣,引发广泛关注。

  (一)涉台立法提案层出不穷

  本届美国国会密集推出名目繁多的消极涉台立法提案,并日益细化、实化、极端化。

  其一,涉台提案数量激增。据美国国会网站公布的信息,截至2023年8月10日,本届国会上任七个月来,明确发起题中包含“台湾”字眼的立法提案和决议案已达29部,包含涉台内容的提案和决议案则高达107部。①与之相较,拜登执政前两年的第117届国会涉台立法提案为153部,而特朗普执政四年间的第115-116两届国会涉台立法提案为130部。②此外,当前多数提案是由两党甚至两院共同提出,例如参众两院分别提出的“与台湾站在一起”提案,反映出两院、两党在涉台议题上日趋形成共识。多项涉台提案一经提出即获得关注,并进入相关委员会审议的“快车道”,有的获得跨党派、压倒性的投票支持。目前已有一份提案签署成法,另有两份专门性涉台提案在众议院通过。

  其二,涉台提案名目繁多。军事安全是涉台立法的重要领域,本届国会藉乌克兰危机,呼吁提升对台军事援助。例如,参众两院提出的所谓“台湾民主防御租借法案”(Taiwan Democracy Defense Lend-Lease Act)拟授权美国政府以租借形式对台提供武器和补给,以强化台防卫能力。“台湾网络安全韧性法案”(Taiwan Cybersecurity Resiliency Act)则提议授权美国军方用网络技术“武装台湾”。参议院通过的《2024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 2024)中,多个条款支持全面提升台湾整体防御能力,有意将台湾与乌克兰并列,还提出要将台湾作为美国“非北约主要盟友”。③在外交领域,国会鼓噪美台“官方交往”并继续推动扩大台“国际空间”,例如,众议院外委会通过的“台湾保证实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要求美国国务院定期审议美台交往准则并相机解除美对台交往自设限制;“不歧视台湾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要求美国政府支持台湾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涉台经贸与科技领域也深入交织,例如“台湾税收协定法案”(Taiwan Tax Agreement Act)拟授权拜登政府与台当局磋商税收协定并解决“双重课税”问题,促进双方在半导体等关键战略产业的投资;“美台先进研究伙伴关系法案”(United States-Taiwan Advanced Research Partnership Act)将授权国土安全部与台湾加强研究合作,以强化台湾网络安全能力。

  其三,涉台提案日益激进。例如,“台湾代表处法案”(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Act)提出将“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④众议院7月通过所谓的“台湾国际团结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⑤则直接挑战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参众两院还提出决议案,要求“美国应恢复与台湾的正常外交关系”,⑥虽然决议案即使通过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反映了美国国会涉台看法。此外,涉台提案日益关注“台海冲突”,并提出综合性遏制和反制手段。例如所谓“554法案”的“台湾冲突阻遏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⑦以及“通过金融制裁威慑中共侵台法案”(Deterring Communist Chinese Aggression against Taiwan through Financial Sanctions Act)⑧。参议院外委会6月通过的“保护台湾与国家韧性法案”则要求美国国务院、国防部、财政部等联邦机构就所谓“大陆侵台”拟定完整制裁策略。上届国会曾意图推动综合性“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被称之为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台政策最全面的调整”,但因其过于庞大、激进无疾而终。国会反华派并未放弃努力,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提出所谓的“对华竞争法案2.0”,其中包含消极涉台内容。⑨

  依照美国的立法流程,国会涉台提案需要在参众两院中审议通过后,才能递交至总统签署并生效。除却一些极端的提案,在涉台议题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涉台提案通过的可能性不低。

  (二)涉台舆论造势花样迭出

  美国国会议员利用其“立法者”的角色,加大在涉台议题上的舆论造势,意在抢占涉台议程设置权。国会领袖和重量级议员频频在媒体和智库发表亲台言论,致函行政部门和企业界,并与其他国家议员联动。众议院军委会、外委会、金融委员会,以及参议院拨款委员会等频密召开涉台听证会。

  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本届众议院新成立的所谓“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台湾议题置于重要议程,在涉台议题上开设听证会,甚至声称要在台北举行所谓“听证会”。2023年4月,该委员会与新美国安全中心合作开展模拟美国介入“中国2027年武力攻台”的兵棋推演。5月24日,该委员会又发布了针对“强化台湾吓阻力”的10点建议报告。⑩该委员会极力炒作“大陆攻台”时间表,呼吁结束对台“战略模糊”,鼓吹美国“协防台湾”。6月28日,美国众院外委会又宣布成立跨党派“对外军售技术、产业及政府接触”(Foreign Military Sales Technical, Industrial, and Governmental Engagement for Readiness)工作组,简称“老虎”(TIGER)工作组,⑪旨在监督美政府对外军售进程,及时满足美国家安全及包括台湾在内的盟友和伙伴需求。

  虽然国会这些涉台言论、听证会和报告等普遍缺乏法律上的有效性和约束力,但其舆论影响力不容小觑。反华议员极力渲染“中国大陆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甚至重拾“台湾地位未定论”,制造台湾“准国家化”的话语陷阱。反华议员还妄图推动涉台建议纳入美国“2024年国防授权法案”等综合法案。

  (三)美台官员窜访日益频繁

  2018年《与台湾交往法》生效后,美台官员相互窜访逐渐呈现常态化的趋势。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台更是开了恶劣先例,此后美国国会议员窜台人数激增。2023年1-7月,美国国会至少已有7批次、32名两党议员窜台,包括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迈克尔·麦考尔(Michael McCaul)、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Mike Rogers)、“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迈克尔·加拉格尔(Michael Gallagher)及民主党成员罗·康纳(Ro Khanna)、拨款委员会国防小组主席肯·卡佛特(Ken Calvert)、共和党研究委员会(RSC)主席凯文·赫恩(Kevin Hern),以及参议员约翰·何文(John Hoeven)、托德·扬(Todd Young)等人物。七个月来,美国新一届国会的窜台议员人数已经超过了2017-2022年每年人数,照此趋势,今年窜台的国会议员很可能超过2022年的36人次。美国反华议员还通过“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等平台,鼓动盟友伙伴国家的反华议员协同窜台,共同造势。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也曾宣称计画访问台湾,虽然由于多方考虑尚未成行,但他在加州洛杉矶率领十多位两党议员会见了过境窜美的蔡英文,这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首次在美国境内与众议院议长会面。蔡英文在窜美期间,也在纽约会见了共和党参议员丹·沙利文(Dan Sullivan)和乔尼·恩斯特(Joni Ernst),以及民主党参议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2023年8月,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利用参加“友邦”巴拉圭新任总统培尼亚就职典礼之机过境窜美,将进一步恶化涉台消极动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