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延长核军控条约五年,俄美核博弈斗而不破
http://www.CRNTT.com   2021-02-23 11:42:46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电/1月26日,俄美两国签署协议,决定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有效期延长5年。目前,该条约是美俄共同签署的唯一有效的核军控条约。那么,《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对于俄美双方的核战略全局有何影响?

  历史博弈,斗而不破的危险平衡

  多年来,美俄在签署削减核武器条约的框架下,博弈和纷争不断。二战末期,"曼哈顿计划"的成功实施使得美国领先苏联拥有了第一颗核弹。冷战前夕,由于核武实力的不对等,占据优势地位的美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围绕核武器为中心制定了“大规模报复”核战略,核武竞争由此展开。双方都将核武器数量视为冷战争霸的重要力量体现之一,并先后研发部署了数量庞大、效能强劲的核武打击平台。

  在冷战高峰期间,美俄双方不断丰富自身路基、海基、空基核打击力量,步入了“相互确保摧毁”战略阶段。至20世纪80年代,俄美双方核武库维持在一个远超己方战略需求的数目,但因此带来了庞大的政治与经济双重压力,调整核战略的迫切需求势在必行。

  里根政府率先展开一系列核战略变革。不再奉行以往依凭大量核武进行威慑的“老式”战略,而是以确保美国生存与安全为中心目的,逐步建立攻防兼备的核战略力量体系和天战反击体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将苏联核战略调整为绝对防御性质的核战略。至此而后,核武器的应用逐渐同双方的威慑战略接轨,核武器的研发部署也逐渐显得更加稳定,单纯追逐杀伤力与数量的核武思维被美俄摒弃。

  1987年12月,美国前总统里根与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签署了《中导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90代初,美俄双方也直接或通过联合国决议间接签署了一系列核限制条约。

  这一系列条约与协定的达成,为双方日后进一步关于核力量控制进行磋商奠定了基础。在经历长期的谈判后,美俄于2010年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至此,双方在核战略上的平衡局面彻底在欧洲与中东形成。

  力量博弈,《中导条约》破裂,美俄剑拔弩张

  《中导条约》的成功签署,从根本上缓解了世界两大军事强国的核对峙。尽管该条约对冷战时期美苏的整体核武库限制作用有限。尤其是完全没有约束海基、空基导弹与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然而随着中程弹道导弹与陆基巡航导弹的销毁,《中导条约》却恰如一个及时的“减压阀”,缓和了美苏双方的核对峙紧张氛围、提高了双方展开全球性大规模核战争的门槛、提升了双方进一步就核武问题进行磋商的可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