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基调的解析
http://www.CRNTT.com   2020-08-06 16:05:29


蔡英文520就职演说的取向和基调很清楚,就是“倚美抗陆”。
  中评社╱题:对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基调的解析 作者:王海良(上海),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蔡英文520演讲调子放低了、口气放软了、处理更细腻了,但她的基调一点都没有改变,可以说新“两国论”露出了冰山一角,淡化两岸关系以推动两岸脱钩变得更加清晰,倚美抗陆、以武拒统方略没有丝毫动摇。这将对未来四年台湾局势、两岸关系和台海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两岸僵局恐难打破、两岸对抗在所难免、两岸冲突可能发生。对此,人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对相关发展趋势不应抱有幻想,对台海日趋紧张甚至走向危机应有充分思想准备。

  蔡英文520就职演说可谓长篇大论、面面俱到、四平八稳,可以看出事前挖空了心思、下足了功夫。通观全篇,用力较大的是两部分,一是如何推进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如何理解台湾政治定位。对关切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的人来说,比较遗憾的是,蔡英文讲了一大堆自吹自擂、自欺欺人的话,真正有实质性内容的相关陈述并不多,尤其是两岸关系部分比例极低,颇为蹊跷。本文仅重点就其讲话中的政治定位、两岸关系、对外关系三大基调做一分析。

  一、藉抗疫大造内外舆论

  (一)沾沾自喜于“政治抗疫”

  今年以来的世界形势深受疫情影响,颇有天下大乱之象,台湾当局抓住难得机会,大搞“口罩外交”,不遗余力地“以疫谋独”。美国确也为蔡当局出了力,动员了数十个国家,表示对台支持,却未能帮台挤进世卫大会。蔡英文在演讲中罔顾这一事实,浓墨重彩地渲染台湾抗疫优异表现,为未来四年必将继续进行的博弈做好铺垫。概括起来看,蔡英文要告诉听众的,一是所谓团结、民主、良善带来防疫成功,似乎欧美那些抗疫不力的民主政体国家不够民主、团结和良善;二是炫耀因防疫成功在国际上的高曝光率,藉机在世界上脱颖而出,似乎是说新冠疫情帮忙很大、代价很小、人人羡慕;三是体现“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精神的对外援助,说的是“口罩外交”,似乎还嫌疫情惹的祸不够大,把疫情当难得机遇、把口罩当工具和武器,十分受用、沾沾自喜;四是台湾在抗疫问题上对大陆的冷漠无情、百般缠斗可以忽略不计,或可从记忆中抹去。

  (二)满目“国际空间”突破口

  这是对外关系,是特殊时期的对外关系。在全球疫情尚未控制住的当下,蔡英文的认知竟是所谓“空前的挑战、绝佳的机会”。一般而言,挑战与机会并存是人们常用的判断语,几乎用烂了、俗透了。蔡英文加上了修饰语“空前的”和“绝佳的”,就显得有所不同。空前的挑战一点没错,不光对台湾,新冠病毒的挑战对全球都是空前的,不然先进如美国,疫情发展和结果竟会如此严重,前所未见。可是,绝佳的机会怎么讲呢?

  不难理解,她和她麾下的行政团队判断认为,疫情冲击和破坏导致全球供应链必然重组的结果,以台湾的基础和条件,可以去争取产业甚至经贸机会。这能称得上绝佳的机会吗?显然不能。其实,关键在政治意涵。疫情发生以来,蔡英文当局的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政治算计,这已被事实多次证明。只有把政治放在首位、念念不忘的政客,才会把可能的政治利益看得如此重要,把这种所谓机会看成绝佳的机会。这简直是对见猎心喜一语的最佳释义案例。至于客观上是不是这样,她并不在乎。尽管她提到了各种考验和难关,但不难看出,她看到的更多是机会,而不是挑战,因为她对“国际社会和周边情势抱有想像”。所以,所谓绝佳的机会包含了很大想像的成分。在蔡英文看来,新冠疫情意味着机会,复杂局势酝酿着策略,驾驭这些需要冷静,她做到了、她成功了。所以,在挑战与机会的问题上,蔡英文既对第一任做了满意的评价和交代,又为第二任画了个大饼。

  (三)“绝佳的机会”一脚踏空

  然而,令蔡英文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绝佳的机会”言犹在耳,美国总统特朗普却正式宣布美国退出世卫组织。美国退出世卫自有其难言之隐,但即使是表面原因也与台湾不太相干。第一,美国对世卫十分不满,不想再“白出钱”了;第二,美国无法对中美抗疫纠纷释怀,要以此施压中方;第三,美国针对中国决定对香港进行国安立法,采取干涉性、报复性反制手段,却把板子打在了世卫身上。不过,美国这一大动作,台湾受到的冲击并不比世卫组织和中国大陆小,蔡英文当局半年多来的努力顷刻之间付之东流,藉新冠疫情突破世卫的美梦被美国一举击碎,简直是挨了当头一棒,被打蒙掉了。让蔡英文团队有苦难言的是,吃了假支持、真忽悠的美国“盟主”的大亏,还不能说任何不满的话,只能把苦果吞到肚子里。可是,对“绝佳的机会”,蔡英文团队仍不死心,竟对舆论说美国可能搭建新国际平台,台湾有机会上去练练。不检讨自己的判断失误、盲目乐观、执迷不悟就罢了,他们还继续沉溺幻想、自欺欺人,真是被谬误的政治信念害得不轻。

  二、政治定位与基本取向

  (一)在时段上做政治定位文章

  这次蔡英文在台湾政治定位上做的最大改变是在时段上大做文章,把两岸做历史性切割,目的是抛弃“中华民国在大陆”的历史包袱。为此,她只讲台湾经历的“中华民国70年”,其动机是在空间上划清与大陆的界限,在时间上撇清与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的联系。这就是蔡英文等人口口声声说“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的时空背景。由此可见,从今以后,台湾对“中华民国史”的界定只能从1949年起了,这意味着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没有关系,台湾与中国大陆没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台湾确实“没有必要宣布独立”,以后的目标是不断证明和强化这个“独立身份”、“独立地位”并增加扩大其国际承认。

  (二)真实意图是兜售“两国论”

  蔡英文在演讲中反复侈谈70年来如何如何,并不是没有政治算计的。她的目的是告诉社会大众乃至岛内外舆论,这70年是“中华民国在台湾”的70年,是有70年历史的“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历程,这是一个单独(独立)的“国家”,是与台湾海峡对岸的中国大陆不同的另一个“国家”。只要承认这一事实,就能弄懂“两国论”(或“一边一国”)的思路。因此,实际上蔡英文是绕了一个大弯,兜售了“两国论”。这对她很重要,因为她知道这是“最大公约数”,远比讲别的受欢迎,也比讲激进的“台湾共和国”更务实、更稳健、更安全。这就是蔡英文的真实意图,也是她的特色——温柔的狡黠——的表现。

  这一点还可以从她通篇不提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做法看出,其实是在暗示,这与“中华民国台湾”没有关系。为了既面对现实,又方便论述两岸关系,她只讲“对岸”和“北京当局”,让人以为不是“一边一国”的表述,但在她的体系里,这不重要,只是玩一下障眼法。

  至于这样论述的法理障碍,即“中华民国宪法”关于领土范围的规定,他们可以不断推动修改,直至达到“台独”目的为止。为瞭解决过渡期的表述和名称难题,他们炮制了“中华民国台湾”这个不伦不类的标签,不断向外释放,制造所谓“独立的国家”的现状。

  (三)变相包装“中华民国台湾”

  对蔡英文而言,藉机再次打出“中华民国台湾”旗号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这关系到她的历史定位,即她推动“独立建国”的作为和贡献。同时,也是告诉台湾社会,她将继续借用“中华民国”这个好用的空壳,但必须建构它与台湾之间的等同性、同一性和一体性,以合并的名称形式和方式确定二者之间的连接,以公开向全世界宣布,一直以来称作“中华民国”的“这个国家”,其实就是台湾。现在蔡英文把它“正名”为“中华民国台湾”,它有70年历史,还有种种“骄人的表现”,着实到了历史转捩点,进而悄悄滑入了推进“法理台独”的新历史阶段。

  蔡当局包装“中华民国台湾”,声称这是“台湾社会最大共识”,是有所本的,也是有图谋的。所本就是连国民党人都在讨论接受“中华民国台湾”的问题这一事实,所谋则是藉此推进阶段性“独立建国”。她的手法是揭示“中华民国台湾”就是现状,暗示社会这是“正名”的重要成就和“独立建国”进程的重要阶段。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