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与历史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9-06-25 08:49:42


  中评社北京6月25日电/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实践,大大推动了经济学研究与理论创新。回顾7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未来发展走向,既是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学创新发展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客观需要。

  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丰硕

  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是经济学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70年来,我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在有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推出众多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大大丰富了世界经济学思想宝库。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非常丰富,这里仅列出四项重要成果。

  推动经济学“术语的革命”。恩格斯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经济学创新发展,也是从新范畴、新概念等“术语的革命”开始的。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批既能反映中国经验又具有经济学一般价值的新概念、新范畴,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等。这些概念和范畴得到学界普遍认同,成为经济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坚实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涌现出的新概念、新范畴会越来越多,必将大大加快中国经济学创新脚步。

  创造性提出并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几个发展阶段,直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实践问题和经济学创新发展最重要的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超越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实践探索中找到一条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新路。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等等。

  超越西方经济学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传统认知。政府与市场关系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二元对立、相互替代、此消彼长的,政府只能被动和有限地发挥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才能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兼顾效率和公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既努力实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又强调政府对市场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监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证政府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开展有效市场建设、克服市场运行的自发性与盲目性,从而突破了西方经济学200多年来形成的政府与市场二元对立观,有力推动了经济学创新发展。

  突破对发展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认知。“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是西方经济学框架下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理论基础。但是,如果完全遵循这些理论,就会使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就不可能缩小,世界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也无法实现。有鉴于此,我国经济学者对发展经济学进行反思与重构,提出成功的经济体应同时拥有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要素禀赋在一个时点是给定的,但它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从而使比较优势发生改变。有效的市场是各种要素的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其相对稀缺性的市场,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制度前提。有为的政府能够在一国要素禀赋发生变化时因势利导,促进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从而打破“低端锁定”,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积小胜为大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我国学者还将我们党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提出在国际贸易中应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商是为了最大限度凝聚国际共识,达成合作;共建是为了在共商基础上建立更为公平的国际分工秩序,最大限度消除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蕴藏的贸易不平等;共享是为了在共商共建基础上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内生动力、激发其发展潜力。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是对发展经济学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突破,而且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作出了中国学术贡献。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