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青年对话张亚中 两岸何处去?
http://www.CRNTT.com   2024-03-18 00:14:18


张亚中对话后与中评青年们合影(中评社 段晓鲁摄)
 
  中评社记者:最近五年来,您多次宣布参选党公职,经历了从学者到政治人物的身份转变,过去30年来您先后具有外交官、学者、政治人物三个身份,请问您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身份的转变?

  张亚中:我最早做过工程师,后来又去读了政治学博士跟哲学博士,也做过外交官,担任过公职,也参与社会运动,在台湾大学当教授。所以我觉得我大概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特质,第一个是因为我的学术背景,所以我习惯于在思考问题时更宏观、更全盘、更系统。当我谈两岸问题的时候,我一定跟文化、国际关系、历史全部结合到一起来谈,这才能够真正探究两岸关系的本质。第二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我工程师的背景,我习惯于解决问题,在解决之后我还要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比如说,关于今天两岸的问题,我写了一本《论统合》,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和平统一的方法论。当然,除了构建理论基础,我作为一个学者,也确实在做很多实际的事情,比如拍摄《百年中国:迷悟之间》的纪录片,在台湾自己编写、出版教科书等,可是我逐渐发现,我的努力仍停留在论述与社会运动上,已经无法破解台湾日益分离的趋势,特别是刚刚说到的两岸认同的问题,两岸关系已经上升到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不是一介学者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手握政治权力。

  如果我能够有一个政治平台,那么我的思想和作为就有更多的支撑点,也更有扩展性。现在很多政治人物或许也有理想性,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现实名利、权威,在台湾他们被选举压的透不过气来。但大家不必对我有如此怀疑,我本来就不是政治中人,没有派系,我做这些事,不是职业,也不是事业,而是把它当成是一个志业。所以,假如有一天非常侥幸地让我拿到政治平台,我应该可以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我这些年来参与政治公职选举,希望能够得到能够为两岸做岀贡献的政治平台的原因。

  你们问我对我自己身份的转变有什么看法,我就是想把这些事情完成,该写的书我已经写了,争取平台,在拥有平台以后再来继续落实我的一些想法。当然这一定会有很多的挑战跟阻碍,但至少我能够更有力量与机会去导正“去中国化”,在文化态度上做到拨乱反正,让两岸关系走向和谐,扎下一个深厚的基础,这就是我对自己角色的期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