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现场:两会外长记者会 秦刚答记者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3-03-07 13:02:05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邀请中外记者提问(中评社 郭至君摄)
 
  倡议已经提出十年了,从当初的蓝图变成今天的实景,化作了各国发展的实效,百姓民生的实惠。十年铺就了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

    10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蒙内铁路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6万5千列,是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是运送防疫物资的健康快车。

  今年,中国将以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是务实开放的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合作中我们有商有量,在交往时我们重情重义。对于其他国家的倡议,只要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我们都欢迎;只要不夹带地缘政治的私货,我们都乐见其成。

  所谓“债务陷阱”,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这才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的最大来源。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急速加息,各国资金纷纷外流,使有关国家的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中国一直致力为相关国家纾困解难,在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中贡献最大。中方将继续以建设性态度参与国际债务问题的解决,同时我们也呼吁其他各方共同行动、公平分担。大家坐下来商量,办法总会比问题多。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去年11月中日领导人会晤时,岸田文雄首相表示双方领导人应该就双边关系发展保持紧密沟通。目前,在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领域双方各自立场仍存在鲜明分歧,双方外长仍未实现面对面会谈。请问,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打算构建怎样的中日关系?

  秦刚:中日一衣带水,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言而有信。45年前,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原则和方向。这个条约,连同中日间其他三个政治文件,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政治根基,尤其是“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政治共识,应该严格遵守,说了就要做到。

  第二,要以史为鉴。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伤害,至今依然隐隐作痛。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日方也不应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中方始终以善意对待日本,希望睦邻友好。但如果日方有些人不是以邻为伴,而是以邻为壑,甚至参与遏制中国的新冷战,那么两国之间就是旧伤未愈,又添新痛。

  第三,要维护秩序。现在一些日方领导人也在大谈所谓的秩序,那今天我们就要掰扯掰扯,这个秩序是什么。今天的国际秩序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之上,是3500万中国军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的历史修正主义,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明确规定反对霸权主义,条约精神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