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美贸易战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00:10:15


  中评社╱题:中美贸易战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作者:唐梓涵(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硕士研究生

  从目的上看,无论是中美贸易战还是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都是由美国主动挑起事端,在中方和平维稳的态度下一再将形势激化,严重损害中方利益和主权安全,干扰中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进程。从内容上看,中美贸易战看似是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竞争,但大陆和美国是台湾投资和贸易最大的两个地区,在台湾当局对中美贸易战对大陆经济的损害乐见其成之时,台湾地区对大陆的经济依赖程度决定其无法置之度外。梳理中美贸易战与两岸关系之间三方的利益纠葛和态度行为实质,有利于准确把握台湾问题走向,服务于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1951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在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与的前提下,和约中提出的“台湾地位未定论”成为美国介入两岸关系的“法理依据”,至此开始,“台湾牌”成为美国近七十年来拿捏中国的重要手段。进入2020年,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重大挑战;对外体现为美国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对于中美贸易摩擦态度强硬,力求将影响从两国之间扩散到世界范围,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在其国内危机自顾不暇之余仍对台湾问题频繁插手和屡次挑衅。内有蔡英文上任后两岸关系陷入僵局、民意对抗加剧的氛围持续发酵,随着民进党赢得2020大选,两岸局势的未来走向并不乐观;同时在2020年新冠肺炎的世界性爆发,对整个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造成猛烈冲击,为中美贸易战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从长远来看,中美关系难以回到从前是中美国际关系学者的普遍共识,因而中美贸易战对两岸关系的消极影响将是持续且深刻的。

  一、中美贸易战和两岸关系新态势

  1、中美贸易战走向

  2018年3月,美国特朗普总统签署备忘录正式开始对中美贸易进行政治干预,两年来中美贸易争端经过十三轮谈判,美国五次加征关税,最终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中美贸易战的第一阶段结束,协议成果对于中方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暂缓中美关税战的激烈氛围,为中国的产业整合和市场开放争取了喘息契机;但是消极作用则更为突出,首先协议本身明显更利于美国市场,中国不仅短期内扩大自美进口且没有获得相应的美国出口市场,而且没有实现美方对取消已加征关税的承诺,其次中美贸易争端的核心问题——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没有在第一阶段解决,而近期美国面临新冠肺炎、经济衰退和总统大选多重紧急挑战,中美贸易第二阶段谈判暂时不会开启,意味着美国将在这两个领域仍有发挥余地,造成已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对中方的积极作用受到减弱,协议的落实也会难以避免推迟。

  美国的贸易遏制对中国对外经济造成实质性的消极影响,总体表现为出口份额下降,内部产业转移。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出现马太效应,产业链较为完整的行业如新能源汽车等因为本身具有的生产优势,在美国对华禁运下反而吸引了国外厂家进驻中国,从而实现逆向发展;但对美国技术依赖较大的行业因此产业链受阻或中断,对外供给能力出现收缩,导致整体行业萎缩。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降低关税成本而加速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因此中国对亚洲经济体出口份额下降;而由于美国市场的缩小,受阻严重的商品出口方向转向与美国市场需求构成更加接近的发达国家如欧盟、澳大利亚。①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总额同比增长-8.7%和-17.1%,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国家中唯一一个进出口均呈负增长且幅度最大的国家。

  在政治方面,众所周知,中美贸易战只是美国政府遏制中国的总目标下的主要手段之一,中美贸易战可以视为21世纪美国对华战略转变的开端。在长达两年的贸易争端背景下,中美关系无论是官方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呈现恶化形势。在官方层面主要是由美方发起过激言论或行动引发中方的谴责和抗议,一方面体现在经济贸易领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中国内政问题,特别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多次就香港、西藏、台湾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使原本因贸易战受损的中美关系雪上加霜。在民间层面主要体现在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引起中国民间的敌视情绪激化。可以认为美国政府以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双管齐下,一起为遏制中国的根本目的发挥作用。

  2020年初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原本应该是贸易战和中美关系缓和的良好契机,但从美国目前的行动来看可能落空。首先美国忽视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停战氛围,继续对华贸易打压,升级对航空航天技术、半导体和5G等高科技的封锁打压,甚至对英国施压企图将中国华为赶出英国5G市场,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施压干扰下一届总干事选举,手段非常丰富且强硬。其次针对疫情原本该两国携手合作共同抗疫,但美国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对华疫情态度冷漠,体现在对病毒名称和来源的歧视性表述、对中国抗疫模式的刻薄攻击、对中国驻美媒体人员的恶意驱逐、在国际公开场合对中国恶语中伤等事件,将美国民间对华抗疫援助的外交成果付诸东流。在此次全球危机中,美国政府的对华恶意意味着中美贸易战下一阶段走向不会更好,只会更坏。即使因为防疫需要不得已在医药器械领域对华妥协,但美国与中国贸易部分脱钩的企图是不会改变的。

  2、两岸关系现状

  原本2018年台湾地区选情在九合一选举后有所转变,但蔡英文团队利用香港“反修例”风波捞取选票,在美国的支持下最终赢得“2020大选”。由于蔡英文继续执政,民进党延续了“立法院”的多数席位,两岸关系发展将保持目前形势,应该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好转。蔡英文在第一任期内通过推动“安全五法”、“中共代理人法”、“反渗透法”的修订,不断以法律手段渲染“台独”的正当性、以行政措施阻碍两岸交流,制造“绿色恐怖”;在选举获胜后,蔡英文本人和其助手多次在国际采访中使用“独立的”一词描述台湾地区的地位,并在大陆爆发新冠肺炎后,民进党引发禁止口罩出口的决策、武汉台商回台的争议甚至健保的“修法”问题,进一步挑拨两岸关系,严重损害了两岸民众的感情。

  尽管蔡英文当局自上台之初就提出“新南向政策”,希望将大陆市场转移到东南亚地区,通过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经济独立”为“政治独立”铺路。但是从其第一任期内的台湾贸易额数据来看,台湾与大陆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自2016年以来三年连续增长,台湾对大陆出口占出口总量的近40%,而台湾对东南亚地区的贸易总额没有显着提升,说明政策“南向”目标基本失败。但两岸政治关系的急转直下也波及到了经济往来,根据台湾方面统计,2019年台湾对外经贸格局出现显着变化,台湾对大陆进出口衰退明显,而对美显着增长,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大。总而言之,台湾当局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方向一致疏远大陆、倚靠美国,偏离两岸和平发展的正轨。

  二、中美贸易战与两岸关系的内在联系

  1、美国:贸易战与破坏两岸关系相辅相成

  中美贸易战和激化两岸矛盾分别以经济性质和政治性质为表现,在两个事件中,美国之所以都能先发制人,在于其作为世界“一超”的绝对优势。2019年,中国大陆的经济总量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二,人均GDP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虽然两国的产业链在世界各国中最为完整,但美国优势产业集中在上游,而中国则集中于中下游,双方的经济实力仍有较为显着的差距。这一差距从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内容中得以反映,中国的让步显然多于美国。即使面临新冠肺炎、美股三次熔断、失业潮来临等挑战,美国仍在中美贸易争端中间不愿松口,虽然3月美国批准对部分医疗用品免除关税,但只是应对疫情的一时之策,对华贸易制裁的总体方向不会改变。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直接目的是扭转中美贸易逆差、减少美国对华经济依赖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一旦中国经济实力减弱,国家综合实力必然受到影响;而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家实力正是和平统一台湾的关键因素,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两岸融合发展理念中经济融合发展是核心内涵,大陆在两岸关系中的经济优势减弱将会带来推动两岸经济融合能力的减弱,从而削弱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主导权。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台湾问题本身就是在美国的参与下形成的,两岸分裂从国家实力和民族情感上都是对中国的挫败,“台湾牌”与“经济牌”一起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两大手段。几乎与贸易战同期开始,2018年以来,美国分别通过了《台湾旅行法》鼓励美台高层交往、《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巩固美台军售关系、《国际保护及强化台湾邦交国倡议法》(简称“台北法案”)全面强化美台关系,插手中国内政以牵制中国的霸权意志昭然若揭。

  尽管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但仍处于亚洲四小龙之首,表现优于港澳,2019年台湾经济总量排全国第九,如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显然不利于美国打击中国经济力量和遏制中国的目标实现。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告一段落,对两岸关系的消极影响已初步显露。根据台湾方面统计,2019年台湾对大陆出口投资均衰退明显,而对美国两项数据则呈现增长态势,反映了台湾对外经贸格局的新变化。当然台湾地区的经济“转向”数量不足以引起美国兴趣,美国真正在意的是美台关系升温后跟进的军事订单,这才是缓解美国政府经济压力的切身利益。不同于经济手段的雷厉风行,虽然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法案接踵而至,但实质行动尚未跟进,只能实现安抚“台独势力”的口头支持,不会真正改善民进党当局面临的困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