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叶上葆为台观光把脉:政府上到下都出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18-10-06 00:20:30


叶上葆认为台湾观光产业主导者缺乏市场性、且偏离大众市场、脱离地缘利基。(中评社 高易伸摄)
  中评社高雄10月6日电(记者 高易伸)为当前台湾观光政策把脉,高雄餐旅大学餐旅暨会展行销管理学系教授叶上葆接受中评社专访表示,台湾观光困境严峻,且“中央”与地方都出现问题。“中央”推动新南向偏离地缘利基与大众化市场,地方政府又习惯以非营利的思维去主导、规划观光发展,缺乏市场脉动与逻辑,才造成当前台湾观光产业的困境。

  叶上葆,1964年生,台湾嘉义人。美国南加大公共行政硕士、美国密苏里韦伯斯特大学管理博士。叶上葆曾任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客座教授、英商梅林娱乐事业集团泰国事业群管理顾问、义守大学观光餐旅学院院长、学务长、国际学院副院长、国际认证中心执行长、台湾休闲与游憩学会理事、中华观光管理学会理事,现为高雄餐旅大学餐旅暨会展行销管理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会展人力资源、知识管理、策略管理、组织行为等。

  中评社问,台湾社会只要谈到观光产业的发展,似乎都执着在需要陆客赴台旅游或不该靠陆客,你有何看法?

  叶上葆说,只要能来台湾观光都是好客人,台湾邻近大陆占尽地缘利基,如果我们连隔壁的客人都不想来,那还有谁要来?大家现在最诟病的就是陆客的素质,但台湾早年出口旅游还不是被欧美人士笑没水准?别忘了观光也是教育的一环,这些陆客来台观光也会慢慢遵守台湾的法治,感受台湾的人情味。

  叶上葆说,大陆从改革开放迄今旅游人口是一直在上升的,台湾不能老说陆客不好,大家去到一个新地方会学习、有感触、感动,自然而然往来大家就进步了。台湾若想真心发展观光不能老是先想“谁不要来”,因为这不是观光的本质。实在也毋须自绝陆客于外,只要是外国客人来过台湾,亲身感受过台湾的好,他们回去也会被影响。如果蔡政府认为大陆就是要“统战”,那更应该主动跟大陆展开积极对话,看有没有舒缓的可能性。

  叶上葆向中评社表示,他始终认为“九二共识”已经是距今26年的产物,是否还符合当今两岸关系与潮流其实有讨论或升级的空间,但蔡政府每天回应选举议题,却不回应真正重要的两岸关系,直接把这晾在旁边不谈,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台湾发展观光的建议?

  叶上葆观察,台湾政府跟民间单位或企业应该要推动“互利共生”,但台湾法规严谨且“防弊大于兴利”,推出的观光政策与方向又不贴近市场,这是现在观光最重要的问题。此外,当政府在推展观光上老是处在“办活动”思维,就代表政府在推动观光上“没有其他办法”,这是很大的危机与严重的问题,代表观光单位无法呈现实质成效。

  他说,以高雄为例,高雄是六都中观光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这里坐拥山海河港,但地方政府只从“政府的角度”去思考带领观光,如果由民间企业去主导观光专案设计,一定会从“市场性”先思考着手;但政府单位对营利观念比较模糊,政府只会做它想做的建设规划,却不一定会贴近市场,因此导致很多观光政策、规划最终沦为“叫好不叫座、亮点变污点”的窘境。这也是台湾各地为何会有这么多“蚊子馆”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从来不具备“市场观念”,而“共生互利”观念应该改变为“共利互生”,有“利”才能合作永续。

  叶上葆建议,观光单位若想冲刺观光应该广邀民间大企业参与,因为他们对营利敏锐度最高,他们设计的规划将更有市场性。例如,高雄这座城市到底要用“怎样地样貌”呈现在世人眼前?高雄一直不是国际观光客首次赴台旅游的首选,加上陆客不来彰显出当前的政治色彩都是带动观光的挑战,此外高雄观光基础与交通联系并不便利,地方政府在规划动线时不能只从“交通上去思考”;推展观光时也不能仅用景点或活动的方式去推展观光,如何形塑高雄的观光意象以吸引旅客意愿才是重点。

  叶上葆忧心地向中评社说,台湾产业现在慢慢减少了,接下来就会轮到零售服务业,而餐饮旅游又占零售服务业大宗。过去南台湾的生活与工作步调较慢,其实跟过去高雄的产业结构息息相关,例如高雄过去的石化、电业与钢铁产业等,这些在全球厂商竞争家数是稳定的,这些产业竞争程度自然不如科技业,因此生活步调较慢。高雄的薪资虽然不高,但生活成本相对低廉。但有些“政治语言”却挑起南北矛盾,说南台湾不是人,如果是执着这样,那其他的都不用再说了。

  他认为,南台湾发展观光其实不需跟北台湾一样,我们应当朝向“缓慢轻旅行”的旅游形式去设计,只要观光客想体验慢活欢迎来到南台湾。而不是所有的经验都要复制,这样是不对的。

  他补充,全台现在都在复制园区,但当台湾有1、20个园区时,那些利基就会消失,反而形成自己在啃食自己。但政治人物有没有想到这些,他是存疑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