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面促进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0-10-02 08:47:37


 
  创新消费模式:丰业态、塑场景、促融合

  丰富消费新业态,主动适应各类新兴消费群体和消费文化的出现,针对“宅文化”,推出“懒人经济”、“宅经济”周边产品和服务,拓宽传统消费模式时间和空间格局,大力发展在线消费、到家服务。塑造消费新场景,发挥实体商业区别于电商的场景优势,通过创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如“前店后坊”、“VR/AR交互娱乐”,塑造全天候全时域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模式多维融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融入消费,为消费者精准定位产品。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促进传统和现代结合、工业和商业结合、建筑和艺术结合,多维度创造新消费模式。

  塑造消费格局:创中心、增节点、建网络

  支持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增加国际优质消费品和高端产品供给,吸引大型“一站式”优质商家入驻。提升城市的国际化环境,规范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建立多语种服务呼叫中心,增强国际消费便利化,丰富国际旅客消费体验。加快创建区域消费中心,优化商业规划布局,推动商业步行街和商圈提档升级,打造区域性休闲消费中心。布局一批消费节点城市,加强节点城市的商业网点建设,丰富商品供给,完善供应渠道,推动社区、乡村零售店规范化建设,促进消费市场下沉。加快建设高效便捷消费网络,加强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旅游宣传推广协作水平,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区域消费中心、消费节点和下沉市场统筹布局,构建高效便捷消费网络。

  完善消费配套:补短板、精改造、强设施

  补齐“最后一公里”生活服务短板,补齐农村地区消费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做好社区便民商圈建设与发展的配套举措,加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景区化精改造,推动城市步行街的时空元素提升。推进农村集市提档升级,植入当地文化元素,破解部分农村集市“脏乱差”问题。加快所有区县重点乡镇的5G网络覆盖,实现“村村通光纤”、“村村通4G”。强化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协同服务,推动公交系统互联互通。实施区域内景区大数据共享,配套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好区域内客流合理分配和“一站式”服务工作。加强健康步道、骑行绿道、环游廊道等户外健身、运动、休闲场所建设,做好自主饮水、便利简餐、露营小住等户外场所的自主消费设施完善。

  完善体制机制:立标准、入考核、明奖惩

  建立消费提质扩容部际联席协同工作机制,形成部委推动合力,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路径,部际联席修订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家政养老、人力资源等领域的服务标准,推进新服务标准先行先试工作。规范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服务消费品的检验认证工作,建立统一和权威的消费品分级、分品、分质认证标准,提升消费品领域认证质量和公信力。将标准检查实施纳入考核,考核各地主管部门对新标准执法检查的效应情况,考核地方政府对本辖区部门推动新标准的督导情况。进一步明确分类奖惩措施,实施黑白名单管理,对黑名单企业和个人实施最审慎管理,采取专人负责制;对白名单企业和个人实施宽松有度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排名化管理举措,将考核结果与地方绩效、部门评优和个人提级相挂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