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3日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等要求,为新时期建设高水平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四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指明了努力方向。
光明日报发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胥彦玲、肖雯文章表示,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是全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网络枢纽或重要节点,是全球创新经济高地和创新生态标杆城市。既能够集聚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开展重大原始创新研究,又能够通过高效的技术转化市场、活跃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链”深度融合的本质是由企业、院校类科研机构、政府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强相互作用构成的区域创新生态。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四链”相互融合、相互协同、相互作用,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枢纽层级或节点地位。
近年来,中国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突出,已进入全球顶级科技集群区域排名前十行列,在支撑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文章称,应该认识到,中国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仍存在“四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体系化创新效能还不高、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不够深入、国际影响力仍不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新链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二是“四链”融合存在相互脱节现象,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三是“四链”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创新运行机制尚未有效形成。
文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形成“四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好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首先,应统筹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带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强顶层设计,以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为核心,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强化人才、知识、技术、资金、数据等创新要素的配套支持。加强产业链整体规划,完善产业链统筹组织管理机制,从产业链的全球化程度、技术依赖度、产品供应链等角度全面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明确不同类型产业发展的关键短板清单和发展路线图,分类精准设计扶持政策,实现产业链堵点的重点突破。完善跨区域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的产业创新链。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立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的央地统筹协调机制,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其次,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配置资金链和人才链。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创新人才需求开展调研梳理,做好人才规划和人才计划,加强人才精准引进和全方位培养工作,实现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融合聚变,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的耦合匹配和精准对接。坚持长期“扶优扶强”,以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每年评估遴选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立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培育库,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以财政资金精准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产业创新链,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给予优惠利率贷款支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供需精准对接,助力产业链升级发展。
再次,“四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通发挥“协同合力”是构建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聚焦科技创新中心高精尖产业链创新堵点、难点和痛点,精准布局创新链,引导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速形成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以产业集群枢纽链接政策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有效促进产业相关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与共享,打造“四链”融通的现代产业体系。着眼全球价值链高端布局创新链,瞄准全球产业创新前沿,加快布局重大战略项目和前沿技术,提升技术“原创力”和成果“转化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抢占未来产业先机。
最后,营造“四链”深度融合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创新生态。建立统筹推进“四链”深度融合的工作机构,完善工作统筹调度机制和督导评价机制,建立一体联动的服务保障机制,引领“四链”融合互促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服务产业链发展的“问题直通车、联络直通车、政策直通车”制度,提升宏观政策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强化产业链高端核心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机制,破解人才短缺难题。聚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与关键环节需求,优化创新政策体系,在普惠性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领域、重大功能平台及急需紧缺人才的发展需求创新“特色专项政策”,做到精准靶向施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