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杜紫军:台湾能源政策已无法撑起经济规模
http://www.CRNTT.com   2022-03-25 00:11:14


杜紫军。(中评社 方敬为摄)
 
  他计算,台湾现在每用一度的电就排出了0.5公斤的二氧化碳,按照台湾现行草拟,每公吨碳排放要课征新台币100元,按照去年工业用电约1500亿度下去换算,碳费就要缴纳约新台币300亿元,国际则是每公吨约10美元,要缴纳的碳税更是可观。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台湾所有的产品在2027年销往欧洲的时候都会面临到碳税的问题,竞争力恐怕受挫。

 杜紫军指出,也就是说,台湾企业未来在台湾生产除了要缴纳碳税给政府外,到欧洲还要再补缴碳边境费用,这对企业来说,如果它的产品附加价值不够,或者毛利润不高,跟其他国家产品的竞争力必然下滑,例如韩国的产业结构与台湾相仿,过去常被台湾企业视为竞争对手,但韩国却仍有40%的核电比例,韩国的电力碳排系数低,未来韩企所要缴纳的碳税费率自然较少,这在起跑点上就领先台企,将造成台湾企业的庞大压力。

  台湾高昂的碳税可征是否有产业外移的风险?杜紫军说,不能排除,当然这方面企业会自行斟酌,根据各家产业别的特性,例如能源密集度的高低、附加价值的高低来决定,如果企业待在台湾没有竞争力,那势必得去寻找更有竞争力的地方。

  谈到产业外移风险,杜紫军也提到台湾能源缺乏问题也是一大隐忧,他说,近期几次停电的情况显示出,民进党政府对于台湾整体用电成长是低估的,所以“经济部”现在也承认分母变大,代表蔡政府原来确实低估经济成长所增加的电力需求,这会使得将来供电会有不足的情况,特别是明年开始,3个核电机组陆续逐年除役,有9.6%的核能发电缺口,整体供电恐怕更吃紧,产业能否持续留在台湾发展,将因此投下变数。

  杜紫军说,当然民进党政府现在承诺会给企业足够的用电,但是会搭配其他措施,比如说“需量反应”,利用改变用电需求,来使供电足以满足用电。也就是当电力不充足时,有些产业需要配合短期间停产,这会造成非连续性生产的事业,它的生产总时数会比过去要艰辛,因为必须要成就半导体、石化等需要连续性生产的产业,这样不健全的工商环境,都可能影响企业界留在台湾发展的意愿。

  此外,杜紫军提到,台湾火力能源占比高达八成还有另一隐忧,也就是煤炭及天然气等发电原物料都仰赖进口,而这些原物料的供给、价格都易受到国际情势波动,近来俄乌战争就导致油气价格高涨,反映到发电成本上,电价势必也得上涨,加上这些能源媒介无法自给自足,一旦原物料供应出现问题,发电就会有出现缺口,台湾的能源政策已面临着无法撑起经济规模的窘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