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评论》第280期精彩观点抢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1-04-01 00:16:00


《中国评论》第280期目录(中评社图片)
 
  本期“智库报告”栏目聚焦香港,刊发了《试评全国人大“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决定之规定》、《爱国者治港:忠诚与贤能的叠加治理模式》和《从二元意识形态之争到多元利益整合——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法团主义民主探索》三篇文章。

  《试评全国人大“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决定之规定》一文作者熊玠(纽约大学在职终身教授)表示,如果将“赃国者”的定义以及“赃国”罪行的处理办法明确化,则无须继续对谁能参选以及谁能行使投票权加以严密控制与压缩。如此,则针对全民普选的目标,将少掉反对的理由。果真如此,则无异剥夺了有心人与外在抨击中国的邪恶势力一个诟病中国的武器。不是他们不再干涉中国内政了,而是他们被缴械了。

  《爱国者治港:忠诚与贤能的叠加治理模式》一文作者田飞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表示,在廓清“爱国者治港”的底线忠诚标准之后,香港民主政治的竞争法则与竞争秩序就必然是围绕“贤能”展开的。“忠诚反对派”中也会有“贤能”,也会获得新制度的机会和激励,从而成为香港管治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建制派必须走出单纯的“忠诚”优势和依赖,在反中乱港者出局后的新生态中,一方面自我检讨和发展能力,刷新社会形象和民意认受性,另一方面需要面对国家更高的“贤能”要求及“忠诚反对派”进场的正当竞争压力。新制度是一种更强的政治竞争与问责机制。因此,新制度也意味着建制派的政治新生,贤能者上,非贤能者下,促进正向政治竞争和管治体系优化。

  李浩然(香港特区政府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基本法基金会会长)在《从二元意识形态之争到多元利益整合——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法团主义民主探索》一文中表示,尽管一直以来,《基本法》安排下的选举委员会制度都带有强烈的法团主义民主色彩。然而随着今次完善选举制度,选举委员会的作用被加强,连带法团主义民主理念的作用也被放大了。这样的尝试,不单旨在打破香港长时间二元意识形态对立,恢复健康选举制度应有的利益整合功能。同时也是希望通过以多元替代二元,修复香港社会的撕裂。并巧妙地使多元的利益诉求,既能够参与到整个利益整合过程中,又不至于直接左右行政和立法的工作,为施政效率和民主下的互相讨价还价取得平衡,使政治运作能够尽快回复成为香港发展的推动力。

  本期“智库思潮”栏目刊发了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郭伟峰的《中评社的新闻舆论场与舆论力量》一文。该文指出,新闻舆论是什么?现在的相关定义非常不一致,多元化。我认为,通过新闻媒体发表的、能够引起受众广泛关注及反馈的言论观点之汇合,就是新闻舆论。或者说,舆论简单的定义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在新闻媒介上体现出来,就是新闻舆论。新闻舆论力量顾名思义就是新闻舆论的影响力。中国评论通讯社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力量的智库媒体,其中最重要的力量表现就在于新闻舆论。

  本期“智库聚焦”栏目刊发了《拜登政府对华竞争策略的初步分析》一文。该文作者郑剑(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指出,拜登政府注定会在跌跌撞撞的调整中寻找对华政策方向。而任何正确的政策都是主观愿望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妥协的结果,期望和现实往往不能划等号。顺利把各色盟友伙伴纠合起来制服中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让中国永远处在跟班位置,最好“江山变色、四分五裂”,这样的前景对美国来说固然“理想”,但未必现实。在新的时代,人类社会未必会有冷战 2.0 版的生存空间。谁想塑造这样的空间,谁就会作茧自缚。

  本期“智库分析”栏目刊发了《国民党大陆政策的迷思与正道》和《坚守一中原则的战略底线》两篇文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