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陈星:岛内政治生态趋近结构性变化临界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8-02 00:11:58


 
  他表示,选民“中性化”对民进党的挑战则直指其价值诉求体系。价值诉求是一个政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民进党在主流论述被台湾社会否弃后,如何重新建构出能反映台湾社会脉动以及被台湾社会接受的价值诉求,是一个更为重大的挑战。完成此项任务显然非短期可竟之功。一旦失去了共同的价值,民进党内部甚至不排除出现分裂的可能,而目前民进党内所出现的纷争与分歧不过是这种困境的一个先兆而已。

  陈星指出,台湾整体的社会诉求现在逐步走向保守,这与世界范围内政治诉求普遍向“右”转的倾向是合拍的。但民进党一直坚持的是较“左”的激进路线,即以强硬的冲击改变现状,实现较为彻底的改革。从最近一段时间台湾社会民意变化的趋势来看,激进改革甚至是“革命”的路线正在被抛弃,相反传统以民生为中心的社会价值正在逐步回归。这种社会价值事实上要求比较稳定的社会治理模式,对激进的政治行为路径会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他表示,整体来看,随着选民“中性化”趋势逐步明朗,国民党与民进党均面临着结构性冲击,这是两个主要政党以前没有遇到的新问题。对国民党而言,选民“中性化”要求改变传统的政党运作模式,完成由资源分配型政党向议题动员型政党的转变,同时需要改造内部结构,加强对选民的吸引力。对民进党而言,该党以前虽然遇到过冲击,但价值系统受到结构性冲击的局面还从来没有遇到过。民进党依赖其价值系统在台湾建构起区隔政治,并逐步扩大了政治版图。但现在忽然面对价值诉求系统的挑战,未来发展的变数之大,可想而知。不过从目前来看,民进党显然仍是希望将政治动员的主轴重新拉回对抗的轨道,将与大陆的对抗作为政治动员的核心轴线,但这种违背民意变化趋势的做法很难行稳致远。

  政治激情消退及执政绩效权重增加

  陈星指出,目前台湾社会出现的民意变化是民进党两年来执政绩效不佳的直接反映。2016年民进党重新取得执政权,却也立即背上了“执政包袱”。对于台湾任何一个政党来说,在台上时都有“执政包袱”的问题存在,目前来看似乎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完全摆脱这种执政的困境。但较之国民党执政的八年,民进党上台以来,经济发展未见起色,治理“新政”引发新的社会对立冲突。政治绩效不彰引发台湾社会对政治发展的反思,进而引起了民意的结构性变化,执政绩效在民意评价系统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他表示,岛内这种民意变化最直接的表征就是台湾民众的政治激情逐渐消退。纵观台湾政治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出,晚近以来的台湾政治结构变迁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政治激情释放过程。民进党通过议题营造的方式,不断激起台湾民间政治参与的热度,并借此营造舆论环境,形成对竞争者的强大压力。政治激情泛滥往往是政治动员过度的后果,主要表现为清晰的“群我边界”和对抗式的动员模式,以及较高的政党支持度与忠诚度。在经历了长期的“民主化”实践以后,台式民主的缺陷更加充分暴露出来,民间社会开始对这些制度进行较为系统的反思,原先带有理想主义的政治热情也随之消散,相应地,政党支持度也会逐渐降低,而中间选民的数量则会逐步增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