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专访:从G20看中美中日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9-06-26 00:09:41


钟飞腾(中评社 刘柯岑摄)
  中评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海涵 实习记者 刘柯岑)G20峰会即将在大阪召开,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飞腾就中日关系系列热点问题接受了中评社记者专访。钟飞腾就中美贸易冲突与当年日美之间贸易冲突之间的异同、日本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的转变、未来中日之间的进一步合作、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以及G20峰会上中日领导人会晤等相关问题表达了看法。

  谈及即将在日本大阪举行的G20峰会,钟飞腾说,中美两国能否在大阪峰会上宣布一项有助于缓解各方对保护主义焦虑的协定,是目前主要国家最为关心的议题。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景下,中国和美国,以及G20的其他参与国,能否推动形成有利于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这是最为迫切的挑战。

  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钟飞腾表示,中日关系,目前已经处于正常关系轨道。对于中日来说,除了双边层面的合作利益之外,在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日本也认识到,中国已经是进一步推进地区和全球层面的投资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日本不能忽视这种发展。中国也认为,日本对推进全球经济的开放肩负重任,在一些地区性贸易协定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评社:很多人会拿当前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同30年前日美之间的贸易冲突进行类比,您认为这两者是否有相似性?日美当年的贸易冲突可以为中美目前的摩擦提供什么借鉴?

  钟飞腾:我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同30年前日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二者之间肯定是有相似性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点,也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贸易赤字的问题。日美贸易摩擦和中美贸易摩擦的起因都是贸易不平衡,中国占美国贸易赤字的比重和当年日本占美国贸易赤字的比重非常接近,都超过了 50%。第二点,中国和当年的日本都是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开始同美国之间发生较多的贸易摩擦。日本于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就开始同美国产生了五、六轮的贸易摩擦,这几轮的贸易摩擦是按照产业升级的顺序,从纺织、钢铁、机电产品、汽车,然后到半导体领域。现在的中国实际上跟当年的日本有点像,中国也是在2010年超过日本以后,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则会产生一种心理效应,让美国的普通民众认为美国所有不好的经济社会状况都是因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引起的。第三点,是舆论对双边贸易冲突的一个认识。当时美国对于日本的看法是非常负面的,而如今中国在美国舆论当中的印象也是很负面的。贸易的冲突不仅仅是政府之间的事情,还涉及到社会心理的这个层面。

  当然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同日美之间的贸易冲突也有不同的地方。第一点也是最大的不同是美日和中美关系的性质不同。美日即使是在贸易冲突当中,双方还依然是军事安全上的盟友。而中美之间则是没有这种关系的。中国和美国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权国家。以往关于贸易摩擦的研究,很少关注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无论是美国与日本、德国还是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等,传统上都是有特定的军事关系存在,军事关系既是减震器,也是安全阀。而美国对于独立的主权国家,通常都是经济制裁,比如对俄罗斯。因此,中美目前的贸易冲突是一种混合型摩擦,发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第二点不同是国际经贸多边体制的不同。美日当时解决贸易冲突是在GATT(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框架之下,双方将GATT最终转变为WTO(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的多边框架从传统的货物贸易转向容纳知识产权、与贸易相关的投资协定以及服务贸易等,这些内容主要都是发达国家之间谈判之后完成的。但是今天的中美贸易摩擦实际上很难在WTO框架下解决,因为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已经不再坚持WTO的有效性,特朗普对传统多边主义持批评和否定立场,另一方面中美之间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调整起来需要更长的时间,而WTO在前一轮多哈回合谈判中并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性成果,累积的旧问题很多,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这个新问题又出现了,解决起来很不容易。第三点不同是当年的日美同如今的中美之间发展程度差距的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日贸易摩擦最严重的时候,实际上日本已经是一个人均收入和人均GDP超过美国的一个国家,日本在发展程度上和美国是非常接近的。而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大概不到1万美元,但美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6万。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同最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这在20世纪是少见的,即便是二战爆发前期美日发生经济冲突时,日本的人均GDP也接近美国的30%,因此中美在这个收入水平差距上发生冲突,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事。

  至于日美当年的贸易冲突能为中美如今的贸易冲突提供什么样的借鉴,我觉得有些是不能借鉴的。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处于同盟关系的两国为了维护政治关系和安全关系实际上是有助于降低、减缓经济冲突的。因此,美日之间在80年代虽然有着贸易上的冲突,但总体上是可控的。可控分为两个方面,其一,美国是有底线的;其二,日本也是会考虑让步的。当年美日双方的决策者都会考虑将冲突约束在经济层面来解决,不能使其冲击双边同盟体系基础,后者是美国体系的基石。但是,如今中美之间的底线可能突破贸易、技术和金融层面,甚至将来不排除会涉及到中国的边疆问题、台湾问题等。对于此,中国要有底线思维——要考虑清楚我们的核心利益。要告诉美国我们的底线在哪里,对于我们的核心利益坚决不能让步。因为,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个国家尽管某些时候不乏对华友好的姿态,帮助过中国的发展,但都发生在美国有清晰的对外战略、美国与中国实力差距较大的时候,但是目前美国决策层不仅对美国国家利益是什么存在严重分歧,而且日益担心中国对美国世界地位的冲击,美国鹰派不会放弃卡住中国脖子的机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