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华视检讨报告四大缺失 点名陈雅琳高高在上
http://www.CRNTT.com   2022-05-20 10:40:43


陈雅琳。(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20日电/华视新闻台自4月起,短短1个月内连续出包7次。由华视公评人王泰俐执笔的检讨报告出炉,点出华视有4项缺失需待改进,包含监看器竟装在编辑后脑勺位置、转头才看的到;编辑才21人、仅是别家新闻台一半;编采人力补充龟速;新闻台台长陈雅琳办公室“高高在上”,仅录影要化妆时她才现身。

  由台大新闻研究所教授、华视新闻公评人王泰俐执笔的“华视新闻为什么‘崩坏’?从新闻标题七连错事件谈起”报告,调查范围从4月20日华视第一次出包至5月13日第七度出包,为期1个月的时间。王泰俐自筹经费,访谈华视新闻台与内部主管及基层员工、收集与整理资料,完成报告。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道,针对华视新闻人力编制、频道监看器装设位置等问题,王泰俐提出4个改进重点。

  第一,华视新闻编辑台监看新闻设备的缺失:编辑台监看器装置在编辑后方,副控室中也没有监看大萤幕,明显错误难以在第一时间察觉。

  华视新闻编辑台的新闻监看器只有7台,其中固定监看华视自家萤幕的监看器,挂在晨间新闻编辑的后脑勺位置。晨间新闻编辑加制作人仅有3位轮班,1位编辑坐在副控室,剩下2位在编辑台,眼睛要盯着办公桌上电脑萤幕进行编辑工作的同时,如果还要随时转头去看位在后方的监视器,“坦白说,就算要转头去看清楚距离3公尺以上、15吋萤幕中位于最下面的新闻快报的文字,真的再怎么好的眼力也看不到!”

  王泰俐建议,华视新闻编辑台的整体空间和设备老旧等问题无法立刻解决,不过出错率高的晨间新闻时段,编辑和制作人工作位置的重新安排,却是刻不容缓。建议立即重新调整安排编辑台各节制作人、编审、编辑的工作位置,并确保其工作时段在视线范围内,能够清晰地看到播出中华视新闻的各种标题。尤其是在副控室中的编辑,务必在任何标题播出之前,第一时间能够先检核过,确定没有问题才播出。

  第二,新闻SOP连续出包的盲点:新闻编辑编制仅21人,难以负荷全天候新闻台的工作量。

  华视成立新闻台,但人事编制僵化,新闻从4节增加到24小时播出,而编辑人力增加却极为有限,仅仅21位编辑要应付全天候的新闻时段,相较于其他新闻台编辑团队动辄40人以上,人力实在严重不足。

  有华视资深员工指出,“华视新闻部一国多制。新主管找来的人,空降的,才可以真正领制作人级的薪水,原本就待在华视的,一个人身兼多职,却只能领编辑等级的薪水,这难道公平吗?”

  第三,华视新闻资讯台编采人力补充龟速,海选制度加上僵化编制的错

  根据华视新闻资讯台提供的资讯,目前新闻台采访部文字采访记者24人、地方中心记者55人、国际中心10人、摄影记者40人、主播6人。而制播部则有编辑中心21人,导播中心29人,网路新媒体部18人,视觉中心22人。新闻节目部企画制作中心有38人,另外再加上各部主管11人,总计260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