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沈有忠:两岸文化认同的外溢效果与政治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19-02-08 00:12:58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亚洲政经与和平交流协会理事长沈有忠(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 李娜)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亚洲政经与和平交流协会理事长沈有忠在参加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期间谈到,过去两年来,尽管两岸的政治气氛低迷,但民间低政治化的交流项目,仍旧呈现日益多元的趋势。短时间看来政治因素不易排除,但民间交流势必、也必须持续存在,才有可能在这些交流中落实存异求同的目的。在诸多民间的交流项目之中,除了经贸追求共同繁荣之外,“文化”可以说是两岸之间存在最多共同元素的议题。中国大陆在官方持续强调心灵契合的次数仍旧偏高,各种对台工作中,文化交流也始终是和平促统的重要方式之一。

  沈有忠主要分析了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对于文化交流的目的与主张,从讨论了文化到政治的外溢效果。他认为,两岸领导人对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主张,可以说同中存异。相同的地方在于共同主张文化交流应该持续推动,但相异的则是中国大陆强调两岸文化的同质性,而蔡英文却不提两岸文化同源,并且坚持台湾的主体性。

  从工具论与目的论来说,出现了重大的歧异。沈有忠表示工具必须为了目的而存在,而文化交流做为工具,在中国大陆看来,目的是为了扩大两岸的共同认同进而促进统一。但在蔡英文的方针中,文化交流作为工具,目的却是凸显台湾的主体性,以及透过交流承认两岸在政治结构上的差异。两岸双方对于文化交流的目的显着不同,则推动交流就存在难处。中国大陆在推动文化交流时,将重点摆在民间,两岸的文化交流于是呈现了中国大陆是官民共同推动,而台湾只有民间投入,是一种不对称的现象。

  对于文化交流是否能外溢为政治上的认同,沈有忠表示,基于两岸不对称的交流过程,外溢效果目前看来相当有限,从几份调查台湾人政治与身份认同的民调可以窥视一二。首先,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针对台湾民众身份认同进行长期追踪。在调查中显示,对于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从1992年之后不断攀升,至2013/14达到颠峰,约为60.6%,然后缓步下降,至2018年6月为55.8%;而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双重认同,则约略从2013/14年的33.5%缓步上升为2018年6月的37.2。就此民调的趋势来看,就身份认同而言,将近5%的变化相当有限,而且也难以推估是文化交流所造成的结果。

  其次观察政治认同,也就是调查台湾民众对于统/独的支持趋势。依据台湾民意基金会在2018年9月公布的民调,支持台湾独立的民众从2016年的51.2%下降为36.2%;相反的,支持两岸统一的则是14.9%上升为26.1%。这份民调的变化趋势,和身份认同的变化趋势存在最大的吊诡之处,在于“身份认同变化有限,但政治认同变化幅度较大”。换言之,若两份民调具有其信度,则台湾民众在过去两年来,出现一波“认同台湾,但趋向统一”的趋势。这和中国大陆推动文化交流,希望从身份认同外溢到政治认同,有着“过程不如预期,但结果朝向预期方向”发展的情况。文化交流对于促进“中国人认同”的效果其实有限;但过去两年政治上倾向统一的比例却显着提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