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大咖讲书:中评青年对话王春新
http://www.CRNTT.com   2021-07-20 00:13:06


 

  中评社记者:香港自1983年以来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过去四十年这一制度为香港经济提供了稳定的支持,但近年来国际风云突变,这一制度是否能够或者应该维持下去?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是“不可能三角”的关系,所以一直以来香港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几年香港经济萎靡不振,尤其是疫情以来,香港各界要求港府作为的呼声越来越高,您认为香港是否有必要作出某些调整?

  王春新:过去几年香港经济的萎靡不振,与联系汇率的关系不大。联系汇率本身虽然处于“不可能三角”之中,但是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影响在于创新不到位、经济转型转不够、居住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等。如果把香港经济发展问题归结为联系汇率,这是不公平的。多年来,联系汇率对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起了较大积极作用。1973年开始香港放宽管制,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香港初步拥有亚洲金融中心地位;1983年联系汇率实施后,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在联系汇率制下,中国企业不断赴港上市,香港变成亚洲的主要的资本市场;随后,人民币有了“走出去”的需求,又有了一系列的金融安排。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政策,而另一个重要推手是联系汇率带来对货币的稳定。

  另一方面,联系汇率也有其消极作用,就是货币政策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上,导致我们无法通过货币政策调整香港的经济。但调整香港经济的方法有很多,而且相比货币政策而言都更加重要,因为香港的资金来自全球,不是靠自己制造出来,所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不算大。

  我认为,香港的联系汇率依然有存在价值,因为香港是金融资本主义在亚洲的一个重要节点,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还有它的功能和作用,还能为我们提供资金。习近平主席2018年说过:香港的优势是独特的,香港的贡献是重大的,香港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以前讲的是“难以替代”,现在讲的是“不可替代”,这和香港的金融功能有很大关系。

  正因如此,从现在来看,更重要的是发展香港经济,通过创新把香港经济发展起来,把香港打造成为国际创新中心、国际金融中心。

  谈全球通货膨胀:美国不可能维持长期高通胀

  中评社记者:受全球性量化宽松措施影响,尤其是去年以来美国美元大放水,全球迎来了大通胀。您认为,此次全球大通胀将对香港将会带来哪些风险与挑战?香港应该如何来应对?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如何避险? 

  王春新:关于通胀的问题,现在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现在是大通胀,有人就觉得太过担忧。其实我的看法比较折中,目前美元的大量发行与2008年不同,2008年真正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资金并不多,所以那个时候的通胀不大。但这次不一样,除了量化宽松进到金融系统以外,更多的是直接对民众进行补贴,随之进入消费领域。最近美国的通胀其实蛮高的,四五月份的核心通胀已经到了3.9%,当然这里面有个因素,就是去年的基数太低,所以平均大约是2.2%。其实这个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联邦储备局的货币目标,以后可能还会更高。

  现在有两点需要再观察:一是美国联邦储备局把通胀的容忍度提高了,通胀到什么程度,他们才会出手?二是通胀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我觉得关键看美国的经济表现。前一段时间的大量补贴不能长久,因为它不是生产,而是通过发行货币,未来偿还的方式可能会通过货币贬值、危机调整或是美国高新技术突破。

  因此,我估计短期会有通胀,但美国维持长期的高通胀是不可能的。货币超额发行,未来对美国、对全球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就是美国的债务问题,特别是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到今年年底可能会达到30万亿,以后会越来越多,因为美国当前的政治模式很难阻止这个进程。一年多以来,美国整个资本市场膨胀了60%至70%,将来的某个时候肯定会出现更大危机。而更大的危机一旦出现,只有靠货币发行来“救火”。美国政府必须去救金融资本和金融资本家,这是无法控制的,2008年已经有先例。另外,美国的民众已经与生产脱节得很厉害,整个消费水平的提高要靠政府的补助。这样一来,就是两边都挤压政府。我们都知道,社会、企业和政府在西方国家是“三位一体”的,政府的最大功能是平衡社会和资本,但现在社会和企业都在挤压美国政府,最后政府可能会破产。正因为这样,如果美国顶不住,会出现大麻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