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大咖讲书:中评青年对话王春新
http://www.CRNTT.com   2021-07-20 00:13:06


中评社社长郭伟峰为王春新颁发“中评大咖讲书纪念牌”。(中评社 梁帆摄)
 

  若要发展好香港的创新经济,需要从八大要素中寻找缺陷,然后进行弥补。比如创新模式有问题,就要把现在平台经济的模式改过来,如果河套地区继续用平台模式,我个人是不太看好。而且,河套地区的建设速度过于迟滞,按照规划,2024年首批设施才能逐步落成。反观深圳,港深创新科技园的深圳园区投资超过1000个亿,大量企业已经进驻,包括本地的自创初创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的功能拆分。发展创新产业需要做三件事:第一,确定香港创新产业的发展目标。除了过去政府提出的生物科技、AI、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四大产业之外,要根据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十四五”规划提出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00个左右细分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到2025创造的附加值能够占到GDP的17%,是国家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需要。香港高校有强劲的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水平,四所高校在全球排前50名,21个学科在全球排前20名,77个学科在全球排前50名。这是香港优势和长处,要想办法将其发挥出来,香港该如何配合国家需要进行发展,我们要定下目标。

  第二,确定香港创新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一是总体发展规划,包括目标、策略、政策措施及配套政策等;其二是各个重点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若干子规划,动员香港一切资源来发展。

  第三,要确立区域合作的模式。现在的合作模式还不够,需要思考如何把更多生产工序、创新工序放在香港,让香港的产业更好发展。Apple模式可以借鉴,设计、R&D、产品开发在美国做,将增加值和高端就业留在美国,生产则布局在其他地方。香港以后的区域发展模式是与大湾区合作,也需要一个比较合理的分工。我把创新的产业体系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基础研究;二是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技术测试;三是开发研究,把研究成功具体化为专利权等;四是产品开发,把研究成果落实到生产步骤上;五是生产制造;六是市场营销。在大湾区的分工中,前面三步主要在香港做,第四步是与大湾区合作,第五步主要由大湾区的内地城市负责,第六步与大湾区一起营销,对外由香港负责,对内则由大湾区内地城市负责。

  中评社记者:落马洲河套地区是被公认的未来深港两地融合发展、科创合作的标杆,但近年来建设速度迟滞,请问如何切实破解这种“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问题?近期特区政府将启动对新界北“边境卫星城市”的规划研究,被外界视为“湾区融合风向标”,您认为新界北是否有可能被打造为深港两地融合的中心区?应该如何结合十四五规划,加快对该地区的规划与建设?

  王春新:我觉得不仅是卫星城,整体方向都应该改变。在港英政府管治时代,香港发展的重点放在港岛和九龙,那时候与内地是完全脱节的。现在香港与大湾区越来越密切,不管是共建国际都会,还是与深圳一起发展,我们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应该要向北,而不是向南。如果是向北,与深圳的边界是一定要开发的。比如毗邻深圳有一块地我们称之为“禁区”,面积有28平方公里。经过这些年,“禁区”的土地已经慢慢释放了2/3以上,但我认为不应该“小打小闹”,应该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开发,甚至可以与深圳一起合作,将其打造成“城市新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