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王春新:从“三元经济”看香港如何启帆远航
http://www.CRNTT.com   2021-05-05 09:53:32


 
 
  二、创新“一元”,突破科创产业

  香港在贸易及物流产业相对衰落之后,启动传统部门的关键在创科产业。韩国在这方面早有先例,该国在八十年代出口额尚不如香港,为了向创新型经济转型,韩国把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外移,本土致力发展创科产业,并取得很大成功,此后不仅出口额很快赶上香港,而且基于本土制造的出口产品附加值率数倍于香港,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香港在八十年代也把依赖低成本的加工工序外移,但本土制造业没有转型提升,因而多次失去了发展高增值创科产业的良机。

  历史地看,香港的确具备发展创科产业的一些必要条件,如拥有全球顶尖的基础科研力量、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科研体系、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业,以及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等优势,且在回归后不遗余力地发展创新及科技产业,政府投入资金超过千亿,可惜始终欠缺实效。关键不在于R&D投入不足,也不在于本港高校一向有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而是欠缺创科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体创新环境,包括社会主流的创新意识、正确有效的创新模式、政府政策的引导推动、科技与产业的密切对接、不拘一格的创新人才、创新科技与创新金融的深度融合,以及相对合理的创新成本等等,与营商环境有很大不同。换句话说,缺少国际一流的创新环境,才是香港创科产业迟迟无法取得突破的真正诱因。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数字,香港2019年创新及科技产业增加值只有234亿港元,仅占本地GDP的0.86%。反观深圳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多达10,156亿人民币,约为香港的50倍,占GDP比重高达37.7%,主要原因是深圳的创新环境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一流的,支撑着创科产业不断登上新台阶。由此可见,香港要在发展科创产业上取得突破,首先必须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环境,具体做法我们将另文探讨。

  其次,突破科创新产业,还需要与大湾区加强合作。科技运用研究及产业化正好是大湾区的强项,完全可以填补香港中下游之不足。未来大湾区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立足于互补短板,一方面以香港全球顶尖的基础研究能力去补大湾区基础研究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以大湾区高超的科技运用研究和产业化水平去补香港的短板,全力协助香港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尤其是在特区政府鼓励发展的生物医药、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等领域。未来香港和大湾区若能携手深化合作,就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赶上或超越美国硅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