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大内地新生:望将香港经验带回内地
http://www.CRNTT.com   2015-09-02 01:11:30


面对镜头的4位内地新生,似乎还略显羞涩、拘谨。从左至右:陈思涵、毕雪滢、任含希、刘肖瑶。(中评社 庄恭诚摄)
  中评社香港9月2日电(记者 庄恭诚)香港各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一批由内地到香港接受高等教育的新面孔,也开始了人生中一段全新的旅程。对于在新环境中的感受、个人的未来计划以至在香港发生的热点时事,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4位内地新生,近日讲述了各自的见解。

  中大今年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计划”,录取了305名内地高考学生,其中有3位年仅16岁。在不考虑任何加分政策的情况下,这些考生皆排名所属省市区考生的前0.01%,其中还包括20位当地总分或单科第一名。中大官方形容这批学生“非常优秀”。

  饮食气候语言待适应 未来发展各有打算

  这次中大方面安排与记者见面的4位内地新生,分别是:年仅16岁、在陜西省考获数学满分的文科生任含希;来自内蒙古、当地牙克石市理科状元毕雪滢;国家语言学竞赛一等奖得主、在安徽省考获英语满分的理科生陈思涵;来自贵州、将在中大就读人文类课程的侗族考生刘肖瑶。

  4位同学当中,来自北方的任含希和毕雪滢都觉得,气候和饮食是目前适应香港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最大的两项挑战。毕雪滢说:“我们那边气候相对比较乾燥,而且气温比较低;饮食上可能口味、风格的差异(和香港比)还是蛮大的。”不过她和任含希都觉得能够慢慢适应。

  家在南方的陈思涵对于气候并没有感到不适应。而在饮食方面,刘肖瑶觉得香港的餐厅“蔬菜、水果比较少”。在她看来,香港和家乡最大的区别还是在语言方面:“首先字体就和内地不一样,英文也比较多。”至于气候方面,来自贵州的刘肖瑶表示,自己的家乡是夏季中国最凉爽的地方之一,所以会感觉香港的夏天比较闷热。

  至于未来发展方面,有数据显示,中大的内地本科生当中,仅有7%毕业后回到内地发展,而刘肖瑶也希望毕业后能成为这一部分少数派。她说:“我觉得学习和(职业)发展不一定要完全在一个模板里面,相互间可以交融,回内地的话可以在社会的不同地方做贡献,而且也可以把香港的学术理念带回内地,让内地和香港都有更好的发展。”

  任含希则期待在毕业后能够去外国深造,以体验更多不同的事物。她笑言:“反正开心就好。”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香港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