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她的作品是两岸文学交流的纽带”
http://www.CRNTT.com   2022-09-19 15:13:57


  中评社北京9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1989年,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返乡寻根。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小沙的祖屋,她祭祖访友,将一杯故乡水饮尽,离别时哭倒在船上,感叹“此生无憾”。此后,她多了个与故乡相连的笔名“小沙女”。

  “小沙女,两岸情”三毛故乡情云上研讨分享会、“万水千山故乡情”摄影展近日在舟山定海小沙三毛故里举办。三毛家人、生前好友、两岸书迷和媒体人汇聚一堂,共同重温三毛文学世界中的人文精神和两岸情怀。他们纷纷表示,三毛的文学作品数十年来风靡两岸,成为紧紧连结两岸的文化纽带。“我们不会忘却三毛,因为我们永远都希望留住两岸的乡愁和乡情。”

  游子情深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由三毛作词的《橄榄树》在两岸传唱不绝,道出游子心底乡愁的召唤。三毛曾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中华故土与传统文化,正是三毛心灵的寄托。

  据台湾友人回忆,三毛读书很杂,但最爱的还是中国古典文学。三毛曾说,中国人一定要看《红楼梦》和《水浒传》。不管到哪里住,这两本书她都一直带着,反覆地看。

  “三毛虽然特立独行,但身为中国人,从小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她对父母很孝顺,对我们兄弟姐妹也非常疼爱……”“她很认真地读古书,她的文学造诣,也是因阅读无数而累积起来的……”身在台湾的三毛姐姐陈田心、弟弟陈杰和侄女陈天慈,以视频连线的方式,讲述起三毛生前的故事,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联结两岸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中国时报》社长王绰中恰好在北京驻点采访,亲身感受了从台湾席卷到大陆的“三毛热”,由此体会到两岸间紧密的文化纽带和血脉相连。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