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学子走进北京石景山:赏壁画品民俗
http://www.CRNTT.com   2022-04-26 14:07:49


  中评社北京4月26日电/据中国台湾网报道,当讲解员将手电筒贴近墙面,照向北京法海寺中的明代壁画时,画上凸起的线条轮廓立刻清晰可见,学子们一片惊叹:“哇,绝美!”

  24日上午,“相约北京 燃情冬奥”两岸大学生冰雪嘉年华社团领袖训练营暨“精彩冬奥 共创未来”走进石景山体验交流活动来到位于京西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这里有北京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壁画,工艺精湛,在中国壁画史上有着极高地位。

  “这种仿佛浮雕一样的传统壁画绘制技法,叫‘沥粉贴金’。”讲解员介绍,法海寺壁画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用金量大、用金技法多样且难度高。这份距今近六百年的艺术瑰宝,让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近20位两岸学子连连称赞。

  壁画中人物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有的坐禅传法,有的行进飞舞,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动感十足;其所着衣物色泽鲜艶、潇洒飘逸,月宫天子衣中绘有团凤纹,团凤五尾,颜色各异;水月观音身披白纱,薄如蝉翼,若隐若现,纱上每一朵六角小花向外放射出至少40余条细线。禽兽花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莲花花瓣脉络清晰、晕染自然,狐狸耳中的毛细血管似肉眼可辨。

  个中精妙吸引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大二台生刘昱甫的注意。“笔触精细,线条流畅,当时的匠人一定细心勾勒,”他联想到已是耄耋之年的外公所绘的工笔画。

  “深深为之震撼、折服!”参观完毕,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台青郑庭绎感慨道。从事明代早期研究,他很庆幸能近距离接触细节如此丰富的艺术品。

  步出法海寺,两岸学子顺着模式口大街向东行,此老街是原京西古道的一部分。步行数百米,便来到修建于明代的承恩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