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对低俗网络用语说“不”
http://www.CRNTT.com   2021-12-22 11:48:31


  中评社北京12月22日电/据光明网报道,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近年来,“屌丝”“撕逼”“绿茶婊”等低俗用语充斥网络空间,并且蔓延到人们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严肃文本的写作中,正规的汉语受到污染和破坏。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庸俗暴戾网络语言的横行,会导致社会文化生态的粗鄙化。因此,净化网络空间、捍卫语言的纯洁性刻不容缓。

  “语言任性”破坏了汉语的纯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网络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相较于现实生活,网络空间的语言表达具有自由化的特征,这为网民的“创造性表达”甚至“口无遮拦”提供了便利,各种新的表达方式和网络用语大量产生,并借助网络实现病毒式传播。

  网络语言最初是从电脑键盘上“敲”出来的。为了提高沟通效率,网民“敲”字时,能简则简,能省则省,不会对语言进行精心雕琢,导致网络语言简单化、碎片化、随性化,直接对传统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造成冲击。比如,大量数字、符号、字母混合使用,“3Q”表示谢谢你,“9494”表示就是就是,“emo”表示难过,“YYDS”意思是永远的神,“T_T”表示流泪,“orz”表示跪着的小人。还有一些网络语言用同音词代替原词,如“蚌埠住了”表示“绷不住了”,“邮箱”写成“幽香”,“大侠”写成“大虾”。更有一些生造的新词,“酱紫”表示“这样子”,“摸鱼”表示“不专心,偷偷做别的事”,“干饭人”表示“吃货”,“绝绝子”表示“太绝了”等等。

  如果说上述网络词语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沟通效率,让网络表达“有趣起来”,那下面这些则是赤裸裸的低俗、庸俗、恶俗。“懵逼”“尼玛”“屌丝”“绿茶婊”“逗比”“然并卵”……这些动辄涉及性器官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羞于启齿,如今却在网络上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甚至反向输入到现实生活中,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用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