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段心仪:文化诠释时代的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9-12-11 00:21:56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张爽)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在第五届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题为《文化诠释的时代使命─从香港反送中事件谈起》论文,文中指出,20 多年来,台港两地文、史国民教育质与量越来越趋近,而青年行为模式也趋同。若从这一点进行分析,会发现语文教材质量的变化,让台港青年对中华文化认知薄弱、失去美好的图像与憧憬;历史教材质量的变化,让台港青年国族认同薄弱,失去对国家发展的坚定支持与摸索过程的包容。

  以下是论文全文:

  前言

  1949年后的港台两地,关系甚是微妙。不同的发展历程让两地展现不同的风貌,但强烈的历史连结感又让彼此互相影响。就拿2019香港反送中事件来说,就与台湾 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期间发生的太阳花运动、及2015年5月24日至8月6日发生的反高中课纲微调运动,手法极为相似,关键人物也往来频密,可谓太阳花运动 2.0。但是香港反送中事件发展得更为火爆,对社会产生极大冲击,对经济造成极大伤害,不禁令人担忧:未来台湾群众运动是否可能进化为香港反送中2.0?剖析此类事件的前因后果,虽近年社会资源分配益发不公绝对是主因,但哪件事会成为爆发点?有哪些要求点?采取何种手段?就会发现国族意识与文化诠释占了重要分量。社会资源应如何创造与分配?属于财经政策;但国族意识与文化诠释的建立,就是教育问题了。极为巧合的是,20多年来,台港两地文、史国民教育质与量越来越趋近,而青年行为模式也趋同。若从这一点进行分析,会发现语文教材质量的变化,让台港青年对中华文化认知薄弱、失去美好的图像与憧憬;历史教材质量的变化,让台港青年国族认同薄弱,失去对国家发展的坚定支持与摸索过程的包容。另外,公民课程的变化也需认真讨论,它呈现出当以西方公民思维取代中华传统思维后,许多失序的行为就在冠上“普世价值”的大帽子后,让社会噤声。即使心中不以为然,却不知如何反驳。

  其实,两岸三地教育的底层结构都深受西方影响,由此发展出来的思惟脉络也以之为尊。近年中国崛起,两强争霸局面已成,贸易战只是前哨,未来必是军事科技经济外交全面缠斗。倘若年轻人的价值体系仍建构在西方理念的图象上,台港青年发动的抗争事件随时可能在大陆出现,必须尽快建构起完整的中华文化意象,脉络性的浸润入国民教育的教材教学中,方为长治久安之策。大陆也已觉察,传统文化教材全面铺展开来,但因为隔绝数十年,这方面的师资及教学尚难以衔接到位,遑论脉络性的浸润入各种课程中。若流于表面文章式的运动,则必功亏一篑。必须纲举目张,从深层思惟进行统合。本文从台湾文史课纲变动说起,兼及香港教育的变化,识者可从中观察到,教育场域的用语对文化诠释深层思惟产生的变化。亦可省思,若要回归中华文化正统 ,教育政策应有何种对应之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