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刘传标:台湾近代化不是殖民者“仁德”产物
http://www.CRNTT.com   2019-04-24 00:23:40


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传标(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 张爽)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传标在“两岸融合视野下台湾史论坛”上发表观点称,“牡丹社事件”发生后,船政大臣沈葆桢以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积极筹划,挫败敌人。他主张“开禁”、奖励农耕,“开山抚番”开辟台湾后山道路,福建巡抚移驻台湾、台北“开府”等,使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面貌焕然一新,为台湾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台湾的近代化绝对不是殖民者“仁德”产物。当下台湾岛内分离主义者出于“台独”意识形态,一叶障目,一味媚日美日,只看到日本殖民在台湾的建设,看不到日本人殖民者对台湾的焚掠屠杀与奴役,也看不到日本人殖民者对台湾建设仅是为长期占领和掠夺资源服务。

  刘传标讲述了“牡丹社事件”的经过:1871年,明治政府强制将琉球国编入鹿儿岛县。吞并琉球的同时,将侵略目标指向了中国的台湾。同年十月十八日(11月30日),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航向中国的进贡船,在中途遇暴风,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牡丹社的八瑶湾。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凫水上岸。登陆的琉球人误入牡丹社“生番”地界,与当地的高士佛、牡丹两社居民发生冲突,其中54人被杀(即“八瑶湾事件”,日本称之“宫古岛民台湾遇害事件”),12人逃出为汉人所救,送到凤山县政府安置。

  十月二十九日(12月11日)又有琉球八重山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那霸港开往中国的中途遭遇暴风,一艘于12月28日漂到台湾,45名船员登录后也由凤山县政府安置。随即凤山县将前后两批幸存的琉球难民57人送到福州的琉球馆(7月平安回到那霸)。琉球人被台湾少数民族杀害,日本朝野以此为借口,谋划发动对台湾的武装侵略。

  刘传标表示,“牡丹社事件”发生后,船政大臣沈葆桢以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积极筹划,挫败敌人,为了巩固台防,他主张“开禁”、奖励农耕,“开山抚番”开辟台湾后山道路,福建巡抚移驻台湾、台北“开府”,以机械化开采基本隆煤矿、修筑矿山通往港口码头的铁路和铺设通信电线等措施,使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面貌焕然一新,为台湾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