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日韩释放弥合分歧深化合作的信号
http://www.CRNTT.com   2023-07-09 09:01:14


  中评社北京7月9日电/观察近年的中日韩关系,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乖离现象。从贸易合作角度看,2021年中日贸易额超过37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中韩双边贸易额突破3600亿美元,是1992年建交当年的72倍。2022年中韩贸易额超越中日贸易额,韩国跻身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在中日历史恩怨尚未修复的背景下,围绕所谓中国抓扣日本间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日本出台对华半导体设备管控、日本渲染介入台海的调门加大等事件,中日的现实矛盾似乎不断加码。中韩关系也因近来韩方领导人发表关于台湾地区的不当言论等事件,发生了外交上的不愉快,民间的友好认知也不断下滑。这一系列动向似乎都不难让我们总结出一句话:中日韩经贸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但心理距离渐行渐远。

  但是最近围绕中日、中韩及中日韩关系的一些新动向,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中日韩是搬不走的邻居,弥合分歧、化解恩怨、破解矛盾、深化合作并非无路可走。

  一是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5日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河野洋平时呼吁中日双方维护好中日关系发展根基,客观理性看待对方发展,将“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落到实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是日本七大对华友好团体之一,此次率代表团访华释放了“中日还要把日子过下去,过好去”的积极信号。二是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随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访华,还向李强总理提出了恢复与中国的直飞航班的愿望,这表达了冲绳作为日本构筑反击能力最前沿的地方城市反战、追求和平、扩大地域外交、促进历史友好、扩大合作的心声。地方民意与合作或将成为阻止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支撑。三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本月在青岛参加22023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时发出了“中日韩合作要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明确信号。

  几乎同期,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会见了到访的日中友好会馆的理事长小川正史一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部长助理农融与韩国外交部次官补崔泳杉会谈。中方致力于管控中日、中韩分歧,保持对话机制的姿态,日韩发出一定程度的相向而行的信号等,都引发外界对中日韩关系冰释前嫌的诸多期待。

  中日与中韩关系出现的一些不和谐,以及中日韩关系总体走势的下降,让一些热衷于遏华思维的国家暗自窃喜,但引发了中日韩经济界和企业界的担忧,也引发了致力于推动三国友好交流与合作的民间人士的警觉。从大局出发克服阻力,挽救中日韩关系的呼声日益加大。巩固上述积极动向,使中日韩合作形成求同存异、抓大放小的局面,可着眼于以下几个维度。首先,中日韩贸易额有继续突破的空间和潜力。据报导,2022年中韩、中日贸易额分别为3623亿美元和3574亿美元,韩日为中国的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正常化,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近年日韩在华企业维持明显高于在欧盟、东盟和北美地区的收益率,看淡中国市场潜力的明显占少数,预计中日韩之间贸易额还会进一步增长,贸易和投资的高质量高水平潜力还将进一步凸显。

  其次,中日韩将继续收获坚持多边主义的互惠红利。疫情阴霾下中日韩尚且于2020年签署并先后批准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据测算,RCEP能给中日韩带去拉升GDP0.5%~2.8%不等的经济波及效果,中日韩也因原产地累积规则、自然人移动、服务贸易等优惠实现了互补、互利和互惠,验证了多边主义既利己又利他的开放共赢性,预示着中日韩合作带动RCEP等多边合作行稳致远的上行通道已经打开。

  最后,中日韩民生和福祉收益远大于博弈的收获。中日建交迄今走过的50年风风雨雨,中韩建交以来迈过而立之年的经验,中日韩合作的风雨兼程,都告诉我们中日、中韩、中日韩的取长补短合作,最大的受益者是三国的民众,最大的公约数是推进各自的福祉提升。中日韩合作惠及民生、促进福祉的根本属性验证了一个至简真理:锚定民生和福祉的中日韩合作远大于所谓遏华博弈的收获,何况博弈还附带深不可测的代价。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曾在《环球时报》发表《努力增强中日韩民众的相互认知与友好》一文,他说道,“这事(中日韩三国以亚洲价值构建共同体)现在看像天方夜谭,有朝一日会实现”,寥寥数字揭示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足够的韧劲,中日韩合作迎来“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新境界依然值得期待。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笪志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